日前,人人网发布了一份针对“90后”求职的调研报告,数据显示,有52%的应届毕业生选择将“北上广深”等一线城市作为优先考虑的工作地点;但是高房价、高物价、交通拥堵、空气污染,让一向高人气的“北上广深”,同时也出现了毕业生“逃离”的现象,越来越多的毕学生,在就业选择方面正变得更为理性和务实。
王亚飞(化名)在今年3月底拿到了北京理工大学研究生毕业证书之后没有几天,就到了石家庄一家国企集团报到。经过短时间的培训后,目前王亚飞被分配到该集团企业的下属基层单位进行锻炼。和王亚飞同时进入该企业集团的还有30多个毕业生,他们和王亚飞的情况差不多,都是今年刚毕业来自国内重点院校的研究生,其中不乏来自北京、上海等一线城市院校。
事实上,毕业后离开北京到石家庄就业,这是以前王亚飞根本没有想到的事情。
几年前考研时,王亚飞以超出北京理工大学招生线50分的成绩进入该校学习,进校之初曾有两个导师争着想把其召入自己门下,并答应其可免试进行硕博连读。王亚飞那时候的心气无疑也是很高的,颇有天高任鸟飞的壮志雄心。他当时就觉得自己将来毕业后,留在北京工作,像自己的学哥学姐那样进入一些科研院所,甚或部分军工研究机构,应该是按部就班的事情。在校学习的两三年,王亚飞也日益喜欢上北京这个城市。
北京作为国家的文化政治科技中心,其无论是物质条件,或是文化生活条件,以及工作福利、成功机会,与其他许多二三线城市相比,无疑有着更多的吸引力。尤其是有着无上吸引力的北京市户口,意味着许多无形的国家和社会福利。
然而在2013年底,一件事情刺激了王亚飞的心灵。
那是应一老乡邀请,到老乡家里吃饭。这个老乡老家和王亚飞是一个村的,还是本家,当初是村里第一个考上研究生的人物。老乡十多年前北京某高校研究生毕业,毕业后留在了北京,在某科研所工作。
这个老乡的爱人和老乡在一个单位,也是大学毕业后留在北京工作的非京籍人员,目前他们的孩子已经七岁了,在读小学。
三口人挤在两间连在一起总共不到30平方米的筒子楼房子里,房子还是单位在二人结婚时,为照顾双职工家庭分配的,事实上单位这样的房子也并不多,许多后来的毕业生已经享受不到这个待遇。
房子被老乡用两个大衣柜隔离成里外两部分。里面部分放了一张双人床、一张单人床,两张床之间是一张小小的梳妆台。这是一家三口人的卧室。外面放了一张三人沙发,一张茶几,还有一个冰箱,此外再没有别的东西,因为再没有多少空余的空间。而做饭,与许多家庭一样,就在筒子楼的楼道里。老乡两口的工资不算低,每个月两个人加起来有将近两万元的收入,老乡不吸烟不喝酒,几年前买了一辆大众polo汽车。
这位老乡的居住条件,让王亚飞开始重新思考自己未来的走向。
假如自己选择留在北京,这个老乡的现状也许就是自己的未来,甚至比此更差。老乡毕竟还有单位提供的房子,尽管很小很拥挤。自己也许将来不得不长期租房子住,在北京买房子?几乎是不可能的事情。四五万元一平方米,想也不敢想。
王亚飞来自冀南农村,父母务农,收入有限。这也正是王亚飞拒绝导师硕博连读建议的原因,他想早一年毕业早一年参加工作早一点有收入,从而早一点实现自立和回报家庭。
2014年毕业,王亚飞已经是28周岁,面临着成家立业,而成家立业需要花钱。一番考量之后,王亚飞决定毕业后离开北京回石家庄工作。
目前石家庄的房价六七千元每平方米,自己努力工作一两年积累一下,家里兄弟姐妹帮扶一下,凑20万元左右首付买套房子,然后是娶妻生子。
王亚飞觉得这些通过努力是可以实现的。
从2013年10月份开始,王亚飞开始参加一些单位、机构组织的各种招聘会,投放简历。王亚飞也到北京数个招聘单位参加了考试、面试。其中还包括导师推荐的两个国家级科研所,待遇条件是不提供住房,解决北京户口,刚参加工作薪资5000元等。
虽然参加了北京部分单位组织的这些招聘会,然而王亚飞的目的只是为了多一份经历。经历了北京部分单位的招聘,了解了部分单位的待遇情况之后,反而更加让其下定了离开北京的决心。
2014年1月,王亚飞顺利和目前供职的单位签约。对自己目前的工作,王亚飞非常满意并对未来充满信心。“按目前的状况,两年后凑够首付,在石家庄买房应该没有问题,而这一点在北京是想也不敢想的。这正是我选择离开的原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