机器人看来似乎无所不能。5月4日,在杭州的一场大型活动上,来自杭州南江机器人公司的智能机器人在上台大秀主持功力,这台机器人一米多的个头,造型可爱,还为观众详细介绍了平衡车、无人机等智能产品,博得不少眼球。机器人参加高考?没错,日前有媒体报道称:2017年的文科高考生,即将迎来一位特殊的竞争对手——高考机器人。据了解,该款机器人包括3个独立的人工智能程序,分别应考数学、语文和文综。研发团队立下目标,将力争考上一本。
智能服务机器人还能做些什么?似乎还未可知,但是可以确定的是,服务机器人眼下风头正盛。
不久前,在北京国家会议中心召开的全球智能机器人大会上,多位国内机器人企业的负责人表示,未来10年,中国服务机器人产业将迎来爆发式增长,至少是一个千亿级以上的市场规模。但同时也有人提到,眼下服务机器人过于重视技术和功能,缺少机器人与人在场景中的情感交互体验。
服务机器人将迎爆发式增长?
近来,智能服务机器人“秀本领”的新闻屡见不鲜,如今在家庭、社区、酒店、机场、医院等场所,我们已经可以见到各种服务机器人的身影。
在杭州瑞德设计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李琦看来,服务机器人服务范围宽,交互内容强,情感粘性程度大,已成为商业消费重构的重要风口。
作为在服务机器人领域的“老江湖”,宁波慈星机器人技术有限公司董事长李立军对此并不否认,他分析说:“从2016年开始,服务机器人或将进入快速增长期。目前服务机器人面临三大市场机遇:一是针对孩童益智或陪护的服务机器人;二是针对老龄化社会助残和助老的服务机器人;三是针对银行、超市、酒店等各种用途的商用机器人。”
北京康力优蓝机器人科技有限公司总裁刘雪楠也坦言,未来5到10年,服务机器人产业会出现爆发式增长,形成和电脑、手机一样的总市场容量。届时,可以自行组装,且个性化特别鲜明的服务机器人,一定能满足不同行业、不同人的需求。
“情感体验”是服务机器人下一场攻坚战?
随着服务机器人在各个领域的应用,人们切实感受到了机器人带来的便利。但在不少人看来,眼下的服务机器人功能仍较单一,情感体验上还无法满足需求。
就在上月,媒体爆出广州餐厅服务机器人被“炒鱿鱼”的新闻,有媒体梳理发现,曾“聘用”机器人服务员的几家餐厅已有两家关门歇业,剩下一家虽在营业,但机器人已被老板“炒了鱿鱼”。“不会主动加水”成了不少顾客对机器人服务的印象。
也是在上月,中国科技大学机器人团队推出特有体验交互机器人“佳佳”,“佳佳”不仅造型美,在传统功能性体验之外,还被赋予“善良、智慧”等人的品格定义,也正是这一特征让“佳佳”成了“网红”。可见人们对“情感体验”的重视,这也无疑将成为机器人企业要跨过去的下一道坎儿。
“服务机器人绝对不能是冷冰冰的,我们要做一个有心、有温度的机器人。”李立军说,“要让机器人有情感。”这也是李立军对服务机器人未来的判断,也是他当下在做的事情。“与国内外大学合作,在情感引擎上进行大量投资,涉及对语意的深度理解,对人情绪的识别,包括部分肢体语言等,为的就是让服务机器人更了解人。”他说。
在机器人的情感体验上,杭企也在做努力。作为国家级工业设计中心、中国工业设计第一股,瑞德设计明确定义了“机器人首先是人,然后才是机器”的情景式创新设计理念。瑞德设计董事长李琦认为,首先要不停地探索研究,去洞察、发现、重构机器人与人之间的各种应用场景;其次,让机器人和人之间的关系,变得更加交互、更有情感粘性,满足人的真实需求。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