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独家特稿)解读“习主席的文化理念”系列专题   @【已钜惠五年!】2020年宣传经典套餐“10+30=1800”网媒炒作推广方案   @《自驾中国行》系列采风(行程图集)   @企业不能没文化!   @北京风痕文化传播:多媒体公关宣传/整合营销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行政事业单位报道 > 规划/环保

环保部与31省签订抗霾军令状

时间:2014-01-14 10:42:51  来源:经济观察报  作者:于华鹏

最近,环保部与31(区、市)签署《大气污染防治目标责任书》,这被认为是各省与环保部签订了控霾军令状,标志着全国性治理雾霾的行动正式启动。

这则消息主要有两个亮点,一个是军令状以表格的形式明确了31个省(区、市)的空气质量改善目标,另一个是明确了将对完成情况进行考核,通过考核的地区,其相关负责人将被约谈。看上去动静不小,但品味其中细节,仍有值得商榷的地方。

首先,消息来自于环保部一份通稿,除了各省(区、市)的空气质量改善目标外,其他事宜一概语焉不详,如此重要以至于关系到中国每个民众生命和健康的文件,为何不公开全文?

更为重要的是,各省(区、市)的空气质量改善目标一概为浓度的降低,比如北京、天津、河北的PM2.5年均浓度下降目标为25%,广东、重庆为减少15%等等,从已经发布的大气国十条和部分省份已经发布的治理方案来看,浓度降低的参照系为2012年。

那么,问题就出来了:各省(区、市)是否有2012年的PM2.5年均浓度值,至少从目前公开的数据资料中难以找到,而且即使有,2012年,各省市对于PM2.5的监测站布点也还在起步阶段,点位的数量以及对应的数据能否真实反映实际情况也很难说。

如果对比军令状和大气国十条,二者目标的唯一不同在于,大气国十条要求了到2017年,北京市细颗粒物年均浓度控制在60微克/立方米左右,这一数字不容小觑,这是所有省市空气质量改善目标中出现的唯一的具体数字。那么,为什么其他各省市不能像北京一样出具一个具体的目标?而是搞一个相对浓度的减少比例呢?毕竟,2012年的PM2.5浓度值人们并不清楚。

与此同时,我们还可以反推这个60微克/立方米,这是在2012年基础上降低25%的结果,那么由此可以推出2012年的PM2.5年均浓度在80微克/立方米左右。

80微克/立方米,这个结果是否真实?其实可以做个对比,201412日,北京市环保局首次公布2013年北京市PM2.5的年均浓度值为89.5微克/立方米,这一年均浓度值是北京市在首次有了35个监测站点、春夏秋冬四季完整监测数据后的对应结果,这被认为是北京PM2.5监测元年的数据,也是空气在2012年基础上改善了一年后结果。

那么,对比2012年的80微克/立方米和2013年的89.5微克/立方米,我们会问,我们应该相信去年北京空气其实没有改善,还是要去理解为大气国十条引用的2012年的基础参考数据失真?如果失真,那么军令状的目标严肃性和准确性就值得怀疑了。

其实,由此我们也可以引出另一个值得商榷的问题。对于控霾目标采用浓度比例减少而不采用设定具体浓度值,很可能是为数据好看而腾出空间。但举一例,比如某市的监测点位为10个,其中5个在市区,5个在郊区或者风景区,两者PM2.5浓度差距较大,以市区年均浓度200微克/立方米和郊区50微克/立方米来计算,该城市年均浓度为125微克/立方米,但此后一年里,市区监测浓度未有改善(暂且不谈增加的可能),地方为了防止影响考核,该地区可能选择加大郊区的布点而缩减市区布点,最后增加了2个市区监测点,而增加了6个郊区监测点,那么该地区的PM2.5年均浓度就变为了109微克/立方米,从而达到了年降低浓度10%左右的任务,但是实际上,该市空气质量并未改善。

最后,军令状要求各省(区、市)制定实施细则和年度计划,分解落实任务,细化到年度,但是从目前如北京和河北等省市已经发布的实施方案看,没有一地有年度分解目标,而且只有北京将各辖区的PM2.5浓度降低值予以确定。一个连明细都没有的考核,责任如何确定?约谈怕也只能成为空谈了。

从这些可商榷的地方来看,或许这份军令状应当得到重新审视,好看的形式确实让人感到了希望,但实在的内容才是民众的需求。

最新信息

  大同市坚持园林绿化高起点规划、[详细]

推荐信息

  大同市坚持园林绿化高起点规划、[详细]
郑重声明:本网页面构造与内容设置全部为自主创意,如有模仿或雷同将追究法律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