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独家特稿)解读“习主席的文化理念”系列专题   @【已钜惠五年!】2020年宣传经典套餐“10+30=1800”网媒炒作推广方案   @《自驾中国行》系列采风(行程图集)   @企业不能没文化!   @北京风痕文化传播:多媒体公关宣传/整合营销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行政事业单位报道 > 规划/环保

青岛促城市文化全面转型升级

时间:2016-01-04 11:38:06  来源:青岛新闻网 中国城市文化传播网  作者:

城市文化建设需要激情与热忱,更需要缜密的规划与部署,心骛八方的顶层设计,尤其考验决策者的智慧。以创新思维推动城市文化转型,建设与现代化国际城市相适宜的文化强市,是青岛坚定不移的文化建设中轴线。

发挥创新思维,要有敢于天下先的勇气;城市文化转型,要有勇闯文化改革“深水区”的魄力。“十二五”期间,青岛组建了市文化广电新闻出版局、市文化市场行政执法局和市广播电视台,青岛出版社在全国城市出版社中率先整体转企改制成立青岛出版集团;推动青岛市歌舞剧院等5个市属国有文艺院团和青岛剧院等8个经营性文化事业单位转企改制,在全国率先完成市属国有文艺院团和剧院全面改革任务;青岛大剧院投入使用后,更是引领了市民文化消费习惯,改变了城市文化市场格局。

而打通文化改革的“最后一公里”,让改革的实惠没有“损耗”地“飞入寻常百姓家”,则需要配套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

据青岛市文广新局相关负责人介绍,“十二五”期间,青岛不断完善市、区(市)、街道(镇)、社区(村)四级公共文化服务网络。迄今为止,全市13处公共图书馆和13处文化馆全部为国家一级馆;各区市规划建设了11处市民文化中心,总投资达49.2亿元,总建筑面积69.7万平方米;全市累计新建、改扩建新型农村社区文化中心900多个。

同时,青岛积极实施文化场馆免费开放工程,全市56处文化场馆实现免费开放,包括30处博物馆、美术馆、纪念馆,26处公共图书馆、群众艺术馆和文化馆,每年服务市民超过700万人次。2013年,青岛市被文化部、财政部命名为山东省唯一的首批国家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示范区。

“每个镇(街道)均建有综合文化站,村(社区)文化活动室实现全覆盖,而且全部实现免费开放。”这位负责人说,这些公共服务基础设施一直坚持高起点规划、高水平建设、高效率服务的原则,已经成为青岛公共文化发展的新引擎。

而这种大刀阔斧的改革,也释放了岛城文化创新的活力。“在青岛文化体制改革进程中,经营性文化事业单位在成功转企、引入制作人制等企业化管理模式后,将青岛潜在的文化能量充分地释放出来。”青岛演艺集团董事长黄港说。

2013年,应运而生的大型舞剧《红高粱》获得第十届中国艺术节 “文华大奖”;2014年,文艺精品创作扶持奖励工程扶持下的三部文艺作品获第十三届精神文明建设“五个一工程”奖,占山东省获奖数量的一半……完善机制改革,释放文化新活力,使得青岛文化发展进入全面繁荣的新时期。

品牌创新——与群众诉求“同频共舞”

有人说,青岛作为品牌城市,更多的是被赋予了经济意义。“十二五”期间,随着青岛众多惠民文化品牌的迅速崛起,这种印象正悄然发生着变化。

2014年10月,由青岛市委宣传部、市文广新局共同策划开展的首届市民“五王”才艺大赛启动。这项面向“草根”的文化盛会为青岛文化品牌创新定下了一个鲜明的主旋律——将舞台交给群众,把选择权还给市民。而这种创新思维的最终成熟,实际上也有着一个清晰的演进过程。

据悉,青岛市文广新局曾做过调研分析,一些惠民文化活动之所以群众参与度不高,主要是由于“政府做菜百姓吃”的传统模式已经无法适应人们日益多元化的文化需求。

由此,青岛各区市及青岛图书馆等文化机构试点“文化超市”项目,借助互联网查询平台,祭出“百姓点菜政府做”的文化惠民模式。其中,城阳区建立专门网站,根据百姓填写的订单要求,在半个月内将演出送到社区、街道,得到了居民们的热情“点赞”。而这项“文化超市”在演变中更发生了意想不到的“化学反应”,隐藏于民间的演出团体也自发涌现出来,进入到“文化超市”的货架上。

“五王”大赛则在“点菜”的基础上更进一步:政府起火搭灶,让百姓自己“秀菜”,最终收获了4万多名选手报名参与、20多万人现场观看、相关视频近600万网友点击观看的骄人成绩。包括“五王艺术团”在内的演出队伍,更是成为搅动城市文化热情的生力军,参与到青岛“微演艺”、“六进”公益文化活动、市民文化圈等项目中来,让市民在车站、书店、机场等众多公共场所与艺术来一次不期而遇的“邂逅”,沁入肌理的改变着城市每一寸文化基因。

“这些演员来自于民间,又去回馈百姓,他们是真正的主角。政府只需搭建一个文化平台,利用现代科技手段,维护好平台的有效运转即可。”青岛市文化馆馆长陆玲认为,将政府参与惠民活动的角色从组织者转变为服务者,是青岛诸多惠民文化品牌能够打响的根本原因。

始终保持与市民诉求同频“起舞”,是时代赋予文化建设的使命。

2014年,青岛成功当选2015年“东亚文化之都”,使青岛的文化建设上升为国家文化战略,也使得市民的文化荣誉感空前高涨。由此,青岛精心组织文化交流活动,举办了东亚文化之都城市主题论坛,策划开展了“青岛文化周”、非遗专场晚会等各类演出、培训、展览、展示等活动100余场。众多青岛市民作为志愿者参与到这场宏大的文化盛宴中来,以他们高度的文化自觉性向亚洲乃至世界展示着青岛独有的城市精神。

今年8月初推出的首届“创客王中王”中国国际文化创客大赛,将“互联网+”思维与文化熔于一炉,创新性地把“能否实现成果转化、能否落地”作为评选的重要指标,借此筑巢引凤,吸引更多的优质创客资源在青岛落地。今年9月,青岛发起“不朽的城雕”——2015青岛“文化之都”城市公共艺术主题活动,汇集亚洲及欧洲众多建筑名家为“青岛画卷”画龙点睛,并邀请市民参与线上线下遴选作品,共同促进新一轮城市雕塑的规划应用。更为关键的是,这项活动将成为“东亚文化之都”与“欧洲文化之都”交融沟通的纽带。

文化惠民活动可以是窗口,是纽带,是“互联网+”融合的宽口,是青岛与世界对话的麦克风,这种永不落幕的文化品牌创新已经融入到这座海滨城市的筋骨和血脉中,流向未来前景广阔的“十三五”改革大河中。

“高地”重塑——核心产业形成聚变动能

“十二五”期间,青岛文化产业成绩斐然:2012年以来,全市文化创意产业增加值平均增速保持在18%左右,高出同期全市生产总值增速4至5个百分点。其中,2014年青岛文化创意产业增加值实现845.96亿元,同比增长17.8%,占全市生产总值的比重为9.7%。而今年上半年,全市生产总值增速为7.8%,文化产业增加值增速达到了10.3%,对经济增长贡献率为14.9%,拉动GDP增长1.2个百分点。

在此期间,2013年出台的《青岛市促进文化创意产业发展的若干意见》及2014年制定的文化金融合作指导意见等政策的支持无疑起到了关键性的作用。2013年以来,青岛已建成和在建文化产业项目260个,总投资额2063.5亿元,其中投资亿元以上项目114个,投资10亿元以上项目44个,项目多集中在影视、动漫游戏、出版、文化创意、文化科技等方面。文化创意产业现已成为青岛经济支柱性产业,并逐渐形成青岛经济发展新增长点。

而缺少文化支撑的经济是没有生命力的经济,缺少核心竞争力的产业链是缺少后劲的产业链。恰如中央指出文艺工作“有高原,无高峰”的困境,一个城市文化产业的发展也需要率先找到其核心“高地”,才能谋划文化产业舰队的行进路线。而青岛通过不断的实践和摸索,在“十二五”期间确定了特色鲜明的产业发展之路:以核心产业形成聚变动能,打造具有城市形象意义的世界影视文化高地。

青岛市文广新局局长李明表示,打造国际知名的“影视之城”,一直是青岛城市发展的重要目标,也是青岛产业转型升级的路径之一。李明介绍,“十二五”期间,青岛规划建设了总面积达44平方公里的灵山湾影视文化产业功能区,主推影视文化品牌,形成覆盖影视文化产业上下游的完整产业链;同时出台了全国首个与国际接轨的影视产业政策,设立了青岛市影视产业发展基金,在国内创新推出了影视制片成本补贴等政策措施,从而营造了良好的产业生态,目前已吸引 40余家影视企业入驻西海岸新区,充分彰显了政策的后发优势。

这艘“影视航母”的龙骨已显雏形,而未来将要启动的影视高地“3+1”工程将通过对“一谷一园一心”(即影视谷、影视产业园、电影交易中心)的功能细化,为其注入了驶出港湾、迈向世界的核燃料。随着影视产业的蓬勃发展,青岛影视产业园的影响力将辐射全球,成为全球影视从业者的逐梦圣地,影视核心产业形成的聚变动能将成为未来青岛经济发展的原动力之一。

青岛西海岸发展集团有限公司董事长王志军表示,从洛杉矶、戛纳等国际文化名城的发展经验来看,影视产业完全可以成为青岛经济发展的 “无烟引擎”,原子核裂变般的能量激发城市的发展活力。可以想象,与横店影城每年约30万人的“横漂”族一样,“青漂”一族也会在西海岸孕育而生,数以十万计的从业人员生活在此,将改变西海岸新区制造业人员过重的人才结构,不断满足市民精神文化需要,为城市转化升级提供强大支撑。

最新信息

  大同市坚持园林绿化高起点规划、[详细]

推荐信息

  大同市坚持园林绿化高起点规划、[详细]
郑重声明:本网页面构造与内容设置全部为自主创意,如有模仿或雷同将追究法律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