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税制自1994年开始实施,其框架与规则延续至今,近20年来一直影响甚至决定着整个中国的财政格局。然而,随着中国社会经济状况的变化,当前的分税制弊端日益显露。如果说20年前的改革使得中央的财权获得了较大提升,那么20年后的今天地方事权过多,财权过少,出现大面积的“土地财政”等问题就不得不倒逼财税进行再一次改革。财权与事权如何合理的划分?是回归到财政分权?还是采用中央、省、市分税,市、县、乡分成的“一国两制”?最终又会走向何方?
围绕上述论题,天和经济研究所专家委员会在9月12日举办了“分税制改革:财事权匹配才是关键所在”为主题的沙龙活动。
天和经济研究所专委会主任、财政部财政科学研究所所长贾康,天和经济研究所专委会副主任、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研究员倪红日,天和经济研究所专委会委员、北京大学光华管理学院副教授黄慧馨,天和经济研究所专委会委员、首都经贸大学工商管理学院教授吴少平,天和经济研究所专委会委员、中国农业大学经管学院教授葛长银,出席了此次沙龙活动。
财政部财政科学研究所所长、天和经济研究所主任贾康指出,财税改革,可以叫改革,也不能这么叫。那么,改这个“革”,“革”是什么?革——是革命。没有提改革这个概念,其实是创新。分税制改革的关键确切的说不是财权与事权,而是财力与事权的匹配。而改革并不是推倒从来,而是修复。
天和经济研究所专委会副主任、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研究员倪红日表示,现在财税的大方向没有任何问题,只是因为改革没改完。然后又积累了很多矛盾与问题,而这些又都没有解决。他又没有针对这些矛盾与问题来采取一些措施。尽管他目前意识到了,甚至是提到了这些矛盾,但并没有做。所以,矛盾也就越来越多。而现在开始改革,但可以说不是方向性的调整,因为方向本来就是对的。
天和经济研究所专委会委员、首都经贸大学工商管理学院教授吴少平就分税制的下一步表示,分税制从94年推出实施以来,从当时的历史背景来看,是有贡献的,在改革的推进上还得深化,遇到了新的环境、新的问题我们需要推进下一步的改革,这也是改革进程当中的过程,我们的税制改革包括下一步分税制怎么走,应以导向化、科学化、合理化、规范化、等为目标。
北京大学光华管理学院副教授黄慧馨就微观的企业税负讲到,单纯的就营改增讲,并没有对于企业的减负给到位。因为就企业本身来讲,在什么样的税率范围内才能真正减负,在什么情况下才能真正发挥营改增的效应,应该采取怎样的积极效应才能完善地税链条?
随后,天和经济研究所专委会委员、中国农业大学经管学院教授葛长银也发表了自己的观点。他认为94年的分税制改革,是逼迫性的改革,还没有完全明白分税制。最后因为改革不到位,导致了今天的再次改革。
天和经济研究所专家委员会追踪社会热点,专家委员适时提出自己的观点和意见,不仅仅是在学术上进行研讨,这也将对中国财税政策改革提出宝贵意见,具有深远意义。
原文链接:http://tax.tianhenet.com.cn/w518552-1.html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