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网讯 中国企业在国际上发力,向国际品牌奋进的同时,对企业文化追求的呼声也愈加强烈,因为大家都知道,清晰的文化建设是企业持续发展最强的引领者和支持动力。但在对企业文化的定位中,很多的企业出现偏差。
如今,多数中国企业在企业文化的建设上,都在做精神面貌与行为取向的表面文章,激励的口号、共同的目标,或许能让企业得到快速发展,却难以保证企业成就百年品牌。我认为,其原因在于没有弄清企业文化建设的基本出发点。
现今,企业文化主要针对的是企业员工。包括现今很多的国际百年品牌亦如此。可口可乐公司的企业文化是“机会”,即给员工做事的机会、学习的机会、赚钱的机会、晋升的机会。可以看出,可口可乐公司在努力为员工创造平台,激励员工与企业共同成长。在中国,建立起员工与企业共同成长的企业文化的成功企业也很多,如海尔、华为。
由此可以得出,企业文化首要考虑的因素是员工利益,即一切为员工着想。但我更认为,除去员工层面的考虑,企业文化的建设,还要考虑消费者的利益。
企业如何为消费者创造利益?无非是创造好的产品与服务,海尔近期提出由创造型向服务型企业转变,提出一切从消费者利益出发,这就是企业文化的一种上升。这也不难理解,在消费者越来越理性的时候,不能为消费者利益着想的企业,将被消费者抛弃。
要为员工利益着想,更要为消费者利益着想,这就需要企业文化的建设要以向善为根本,这绝非只是企业口号的提出,需要占据每位员工的心智。
向善要发自内心
虽然亨达与奥克斯属不同的行业,但我一直关注奥克斯,原因就在于奥克斯的各类公益活动。比如,“奥克斯彩虹计划”已成为其一项长期公益活动,这样的公益活动不为外界因素所干扰,不带有任何的商业性与功利性,正如奥克斯内部人士所言,慈善理念已成为奥克斯人的思维方式,无论是企业员工还是经销商,一提到慈善、公益活动,他们都会投入100%的热情去参与。
发自内心是什么?是一种理念,是行事过程中的原则,更是指行事的无商业目的性。
在中国,参与公益事业的企业很多,但真正将公益事业作为一项长期事业的却少见。每次大灾面前,企业的捐款不在少数,但在日常生活中,能将公益维持下去的,则少见。
如果将公益事业当成了一项任务,企业文化将永远不会达到向善,要做到这一点,需要将向善当成一种理念,更需要企业在经营等各个环节强化向善的理念,营造员工向善的工作氛围,这时,企业领导者的领头作用就显得尤为重要。
向善的保证
在中国,企业的领导者对文化的认同往往会左右企业文化的归属,这不难理解。中国的很多企业,领导者自身的魅力大于企业魅力的比比皆是,因为企业创业期,是靠企业家的个人魅力做起来的,企业家传递给外界的信息往往比企业本身传递给外界的信息多,这就造成企业家认同的文化自然而然代表了企业文化。这也是为何中国企业的企业文化难以形成的一个主要原因。
有较强魅力的领导者的企业能够做大,但拥有深厚企业文化底蕴的企业却能经久不衰。企业文化的建设重在企业家清醒,而企业家要想搭建一套成功的企业文化,除适应本企业的特性,制定出企业文化体系搭建的措施外,还需要有一颗向善的心,以及内心强烈的成功信念和利他理念。
(原文链接:本网联动媒体中国企业文化传播网 http://www.zgqywhcbw.com/hy/xw/2014-04-05/2661.html)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