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0年前,覆膜播种成为一场引领现代节水农业的“白色革命”,却因为长期不注意治理,如今变成了恶化农业生态的可怕“白色污染”
繁忙的春耕现场,新疆维吾尔自治区玛纳斯县农民肖付林不时停下拖拉机,清理犁铧上缠绕着的残膜。他全家有40多亩农田,从上世纪80年代就开始种植棉花,每年每亩地要使用4公斤多地膜。肖付林告诉《瞭望》新闻周刊,挂在犁铧上的残膜只是极少的一部分,多数都被埋在土里,根本没法捡拾。本刊记者随手捧起一抔土,夹带出的残膜就有4块,最大的一片长达30多厘米。
进入4月以来,随着新疆各地全面展开春耕春种,残留地膜对农田的污染也得到了最为直观的暴露。这种情景,每年春耕时,在新疆大部分县市的农田随处可见。能捡出的大块残膜,往往被农民就地焚烧,或干脆弃置田间地头;在不少地方,残膜堵塞沟渠,影响农田排灌;一些残膜甚至混入秸秆、牧草,毒死误食的牛羊……
本刊记者在春耕调研中了解到,随着地膜在农业生产中使用范围不断扩大、用量逐年增加,残留的地膜对农田的污染迅速加剧、蔓延,使新疆成为我国“白色污染”重灾区。“在不少地方,多年来埋在地下的残膜已经逼得农民不得不在‘垃圾堆里种庄稼’。”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农业厅资源与环境保护站站长秦晓辉向本刊记者说。
“近两年来,西部地区尤其是新疆全面快速推进以‘膜下滴灌’等高新节水技术为标志的现代农业,更加重了农田环境压力。”在接受本刊记者采访中,一些农业生态专家指出,“白色污染”已经超过了当地农田生态环境所能承受的上限,如不加快治理和防范,农田生态将进一步恶化。
“白色污染”大范围加剧
在过去两年中,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农业厅资源与环境保护站连续对新疆20个县的农田进行取样调查,调查结果显示,目前当地农田平均每亩地膜的残留量已经达到了16.88公斤,是全国平均水平的四到五倍。其中,每亩地膜残留量在15公斤以上的农田占被调查面积的近八成。
在某些乡镇,最高的地膜残留量甚至达到40多公斤,按每年每亩铺膜4公斤计算,相当于给农田铺了10层地膜。一些农业技术干部感叹道,“过去是拨开土地找地膜,而现在已经发展到拨开地膜找土地了。”
秦晓辉说,造成“白色污染”的主要原因是农民大量使用超薄地膜,这样的地膜一扯就烂,无法回收,只能任其埋在地下;而多年来埋入地下的残膜碎屑,更是没有办法清理,成为农田的永久垃圾。
现有地膜生产的标准是上世纪90年代制定的,虽然规定了0.008毫米的厚度标准,但同时又规定,允许有±0.003毫米的误差,这意味着厚度只要不低于0.005毫米,就属于合格地膜,这就为一些企业生产超薄地膜打开了方便之门,执法部门对此束手无策。
本刊记者在一些县市的农资市场上了解到,如果使用达到国家标准的地膜,每亩农田需要4.5公斤左右,而用厚度为0.006毫米的地膜,只需要不到3.5公斤,每亩地能减少投入12元以上,农民宁愿选择超薄地膜。
由于面积大、费用高,对于农田中的残膜,不少农民在耕种前,只是粗略地清理一遍,有的甚至干脆翻入地下,根本不作任何清理。新疆尉犁县塔里木乡农民孙文传告诉本刊记者,粗略地清理一遍地表残膜,每亩地要耗费一个人半天时间,“按每人每天150元的人工费用计算,雇人捡拾他家40多亩棉田中的地膜,至少要花费3000元。”
事实上,农田“白色污染”不仅仅新疆独有,据中国农业科学院农业环境与可持续发展研究所研究员严荣昌介绍,目前我国地膜每年投入量约为120万吨,地膜覆盖面积超过2亿亩,涉及棉花、玉米等40多种作物,并呈逐年递增的趋势,“农田地膜如此大规模的应用,在全世界都绝无仅有,因而带来的污染问题也是别的国家所没有的。”
现代农业遭遇“白色困境”
上个世纪80年代以来,新疆等西部地区开始在棉花种植上大范围推广使用地膜覆盖技术,使得棉花产量大幅度提高。进入20世纪后,以“膜下滴灌”技术为代表的现代农业,继续刷新着新疆各种农作物产量的增长纪录。集铺膜、下种、施肥、滴灌带铺设为一体的耕作方式,不仅节约了珍贵的水资源,也使得大量劣质农田、弃耕农田变成高产田,已经成为新疆各地农民增收的“法宝”。
与此同时,由于缺乏有效的治理措施,废旧地膜在农田土壤中逐年增多,污染持续加剧,逐步演变成触目惊心的“白色污染”,使新疆成为我国农田残膜污染最严重的区域。“最直接的后果是农作物减产,影响农民持续增收。”秦晓辉解释说,播种时,种子点到残膜上无法扎根,作物的出苗成活率和产量都受到极大影响。
据自治区农科院提供的研究报告显示,作物产量随残膜量的增加呈下降趋势。以棉花为例,当土壤中残膜量达到每亩3.5公斤时,至少减产15%。一些农业专家指出,近年来,新疆各地都大力推广普及测土配方施肥、高新节水等技术,但作物的增产效果基本被残膜抵消。
“30年的累积效应,使农田地膜残留的危害已在新疆逐步显露,而其潜在的危害却难以估量。”长期关注这一问题的新疆著名农田水利专家、自治区人大常委会副主任董新光告诉本刊记者:“现在我们能看到的最严重的后果只是农作物减产,但残膜会不会对地下水和土壤产生其他形式的污染,眼下还没有人去进行长期、系统深入和覆盖较大范围的跟踪调查研究。关于它的危害,我们没有看到的可能要比能看到的多得多。”
据自治区农业厅提供的数据显示,截至2012年底,新疆地方地膜覆盖面积达到3500万亩,如果算上新疆生产建设兵团,整个新疆地膜覆盖总面积已超过5000万亩,约占全国的四分之一。而随着高新节水技术在新疆的推广普及,使用地膜的农田还在继续增加,治理“白色污染”显得愈发紧迫。
从2010年开始,新疆先后在尉犁县等部分县市试点推广农田废旧地膜污染治理技术,在示范区内,要求农民使用完全符合国家标准的地膜,治理“白色污染”迈出了艰难的一步。然而,本刊记者在一些试点区域发现,由于费时、费力、费钱,即便是使用了完全符合国家标准的地膜,农民也不愿清理地里的残膜。
尉犁县农业局局长李忠坦言,缺乏实用、有效的残膜回收机械,已成为治理工作进一步推进的主要障碍之一。本刊记者在新疆看到,春耕之前,各地最普遍的残膜回收方式是用拖拉机拖拽着搂草机或大型“耙子”,在农田里来回作业。据使用过的农民反映,这些由当地农机企业自行设计、生产的小型农业机械回收效果差,多次作业后,多一半地膜依然被埋入地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