刚刚30岁为啥眼袋、法令纹、眼角下垂悄然而至............整个脸都“垮”了,满脸憔悴。
明明体重没有变化,但却感觉到皮肤明显松弛,手感变差。腰间赘肉能轻松提起5cm,怎一个“松”字了得!
这是为啥呢?其实,皮肤松弛、疲乏无力、平衡障碍、容易摔倒............都是肌肉数量减少给你发出的警告。肌肉数量减少会让身体衰老得更快,这就是为什么有的人在同龄人中更显老的原因之一。
衰老会“抢走”你的肌肉
国外科学家通过用双能X线吸收仪扫描全身来估计肌肉质量。他们发现,随着年龄的增长,肌肉量会稳步下降,而且没有“断点”不会停止[1]。人过30岁之后,肌肉的流失速度会增加。50岁以后,肌肉会按1%到2%的速率流失;60岁以后,肌肉的流失率会达到8%!肌肉数量减少并不是老年人的“专利”,80、90后们也需要警惕。
深究之下,在年龄的背后还有两大推手,一个是生长激素、睾酮等激素,一个是生活习惯。
人到中年,睾酮和生长激素随着年龄增长分泌量逐渐减少,研究表明这些激素可对肌肉的生长和功能产生重要影响。生长激素主要的功能是促进肌肉的生长和阻止肌肉的分解,同时还能增加脂肪的氧化分解。睾酮可以增加肌肉量,降低体内脂肪,预防肥胖。睾酮激素水平高的人往往肌肉量会比较足,反之,睾酮激素水平下降,肌肉量也会随之降低。
此外,随着工作、生活的改变,中年人的生活习惯也发生了变化,运动量减少,肌肉缺乏锻炼,也会自然地萎缩。
牢记这几点让肌肉“年轻”起来
想要避免肌肉流失、萎缩、功能退化,保持体态更年轻,一方面采取科学饮食,一日三餐增加肉蛋奶摄入量,另一方面远离久坐不动、熬夜等不良生活习惯,让自己运动起来,还可以辅助一些药物。
一项临床科学研究发现八子补肾胶囊能显著提高血清睾酮水平。运动员在赛前训练阶段易出现运动性低血睾酮,表现为睾酮(T)水平下降,皮质醇(C)水平升高,睾酮/皮质醇比值下降,使合成和分解代谢间平衡失调。服用八子补肾胶囊后血清睾酮(T)显著升高(P<0.05,图1),C和T/C比值无显著变化(P>0.05,P>0.05)。
服用八子补肾胶囊前后血清T水平的变
国家体育总局运动医学研究所的一项针对男子足球运动员赛前准备期和比赛期血液生化指标和运动能力的研究表明,服用八子补肾胶囊受试者实验后,脂肪重量和体脂率较实验前明显降低[3](见表1)。
现代药理学研究表明,金樱子多糖对脂质过氧化具有很强的抑制作用[4],提示金樱子多糖对高胆固醇血症具有明显的预防和治疗作用。还有国外学者通过观察超重女性补充枸杞子提取液的实验证实,枸杞子提取液对人体降脂具有良好的效果[5]。此外,五味子、菟丝子也被证实有抑制脂肪合成或促进脂肪分解的作用。除了药理实验,从运动员补充八子补肾胶囊后,脂肪含量明显下降,也能推测八子补肾胶囊的有效成分具有抑制脂肪合成、促进脂肪分解的作用。
在减少脂肪含量的同时,还要注意增加肌肉量。这里要关注一个指标,无氧运动能力。无氧运动能力是人体基本运动能力之一,主要反映机体骨骼肌在不同运动阶段短时快速激烈运动的一种运动能力。来自国家运动营养测试研究中心的一项实验报告表明,服用“八子补肾胶囊”后运动员的无氧功率平均值和相对无氧功率平均值明显升高,说明“八子补肾胶囊”可以提高无氧运动能力[6](见表2)。
表2
这就意味着通过八子补肾胶囊可以增强无氧运动能力。而无氧运动能力的提升,可以让你的肌肉变得更加发达。
大多数人都认为衰老是从人体功能衰退、皮肤出现皱纹开始的,但实际上衰老是从肌肉数量流失开始的。肌肉是“生命的发动机”、健康的本钱,拥有适量的肌肉是身体健康的保障,容颜不老的秘诀。增加肌肉数量,让身体变年轻,从现在就开始行动!
[1]RdM L , Khosla S , Crowson C S , et al. Epidemiology of sarcopenia[J].Aging Male, 2000, 3(3):155-155.
[2]肌肉是健康的本钱于康教授教你攒“肉”http://live.163.com/room/250249.html
[3]王启荣,方子龙,郑义,等.补充八子补肾胶囊对男子足球运动员赛前准备期和比赛期血液生化指标和运动能力的影响[J].中国运动医学杂志,2012, 31(12):5.
[4]李铭,丁小雯,谭建东.金樱子、木瓜对肝匀浆脂质过氧化抑制作用的研究.重庆大学学报,1999,3(5):16-18.
[5]AmagaseH and Nance DM. Lycium barbarum increasescaloric expenditure anddecreases waist circumference in healthy overweight men andwomen:Pilotstudy. J Am CollNutr,2011,30(5):304-309.
[6]八子补肾胶囊运动员服用效果实验报告.国家运动营养测试研究中心实验报告.(201200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