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界导读:10月1日,号称“史上最严”的新《食品安全法》开始正式实施,而早在实施前,在距离帝都700公里的锡林郭勒盟就开始了肃清羊肉市场的保卫战。
民以食为天,食以安为先。
近些年,瘦肉精、染色馒头、回炉面包、牛肉膏……食品安全恶性事件频频出现,普罗大众不断发声:“我们还能吃什么”、“监管又在何处”?
《食品安全法》顺势修订,今年10月1日正式实施。这部被称为“史上最严”的食品安全法一实施,各地各企业便纷纷掀起了宣传活动。
事实上,据记者了解,早在9月5日,新《食品安全法》正式实施之前,食品安全法义务普法宣讲团和《食品安全与法》栏目组就去了离帝都700公里的内蒙古锡林郭勒盟,开展宣讲活动。
锡林郭勒盟也是宣讲团和栏目组进行宣讲活动的第一站。
“锡林郭勒盟羊肉”首当其冲?
天苍苍,野茫茫,风吹草低见牛羊。
锡林郭勒盟草原总面积20万平方公里,可利用的草场面积达到了18万平方公里,是境内唯一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纳入国际生物圈监测体系的国家级草原。
在锡林郭勒盟,你总能听见当地的人们这样自豪地称赞他们的羊:“吃的是中草药,喝的是矿泉水,拉的是六味地黄丸。”
的确,锡林郭勒盟羊,以肉质鲜美、多汁不膻、营养滋补、绿色天然而出名。哈尔滨、北京、上海……全国的羊肉都争着叫“锡林郭勒盟羊肉”,你也总能看到挂着“锡林郭勒盟羊肉”的招牌下门庭若市。
然而,锡林郭勒盟羊一年600到800万只的出栏量,仅占全国羊只总产量的2%。
在供不应求的情况下,部分商贩由于利益的驱动,便生产、加工、销售假冒伪劣的锡林郭勒盟羊肉。有的使用次品羊肉充之,更有甚者,直接用猪肉、鸭肉、鸡肉等其他肉类,添加羊肉精,冒名“锡林郭勒盟羊肉”。
以次充好、以假乱真,羊肉市场乱象,亟待解决。
新丝路“三把刀”为“锡林郭勒盟羊肉”正名
今年7月16日,上线的新丝路电子商务平台,便是锡林郭勒盟人保卫“锡林郭勒盟羊肉”品牌的依托。
这个平台由土生土长的马云峰历时两年,联合当地政府,集结当地企业、牧户与创业者而建,以羊肉交易为主,牛肉、奶制品、民族工艺品等作为辅助商品。
区别于其他的电子商务平台,新丝路是由政府主导的,它的商业性质没有那么浓厚,它的存在是为“锡林郭勒盟羊肉”正名,肃清假冒伪劣产品;是带动产业链,改造草原传统畜牧业贸易。
第一刀:全产业链追溯体系
“假的太多咱打不完,咱能保真。”土生土长的马云峰道。
事实上,追溯体系在新丝路上线的三年前便已经在做了。当时,当地开始做征信体系,搞羊肉全产业链追溯体系,而马云峰的公司和一家台湾企业联合成为了技术方案提供商。
半年后,基于成熟的企业管理NBS系统,用上RFID、IC卡、条形码等物联网技术和专用硬件设备的追溯方案被开发出。
羊羔子一出生就被打上耳标,严格记录繁育、饲养、防疫、屠宰、运输等信息,包括每块肉的加工流程,销售终端,以及到餐桌上的熟食,每个细节,都有据可查。
消费者只需扫描产品包装上的二维码,便可将所食产品的信息尽数掌握。
事实上,追溯体系项目也是非常成功的。2013年7月,该项目成为了国家食品安全追溯体系唯一的建设试点。截至目前,锡林郭勒盟已经为190万只羔羊建立了可追溯档案。
第二刀:政府信誉背书
溯源体系保证了锡林郭勒羊肉的真实性,而政府的介入则为品质保证增添了砝码。
首先,对于入驻新丝路电子商务平台的企业,政府要进行完整并且严格的评估。
比如进入门槛,企业必须是严格按照国家标准,屠宰量一般在三个月10万只以上,不是任意小作坊屠宰都可以;最重要的,还要考察企业的信誉,假设以前有冒充“锡林郭勒盟羊”的案底,不管企业有多大销量,都绝对不允许进入新丝路的平台。
其次,就是对平台上的产品进行检验。这个主要就是依托追溯体系的透明化来实现。
最后,对于消费者索赔问题,政府要求新丝路平台对于消费全体进行先行赔付。即出现问题,平台先不问责,而是给消费者把问题解决了,再去找相关的责任企业。同时,政府还承诺提供先行赔付的补贴。
第三刀:三重防伪技术
看似牢不可破的政企联合下,为彻底杜绝制假售假,马云峰又强制增加了一组诚信标签。
在新丝路电商里的每件商品,都附上了三重动态防伪标识。第一重是纹理防伪,第二重是刮刮印,第三重是特殊油墨印制的KAF防伪。
结语:
追溯体系的透明化,政府的有力背书,与防伪技术的结合,新丝路完成了“锡林郭勒盟羊肉”的维权。
事实上,被淹没、被市场乱象所影响、需要维权的民族品牌,又何止“锡林郭勒盟”这一家,在如今这个浮躁的商业社会,我们更需要多一点点的本土情结,多一点点的民族情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