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独家特稿)解读“习主席的文化理念”系列专题   @【已钜惠五年!】2020年宣传经典套餐“10+30=1800”网媒炒作推广方案   @《自驾中国行》系列采风(行程图集)   @企业不能没文化!   @北京风痕文化传播:多媒体公关宣传/整合营销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行业要闻 > 推荐新闻

2022年数字化精神心理健康服务行业蓝皮书

时间:2022-04-27 13:47:32  来源:动脉网  作者:

近30年来,精神心理疾病给全球人民健康发展带来了沉重的负担,疫情的蔓延更加剧了精神心理健康问题。现阶段,我国面临着精神心理健康服务需求激增、医疗资源不足、分布不均、医患信息不对等、患者寻求专业服务困难、试错成本高等现实挑战。

数字化医疗作为医疗领域新模式,在破除医疗服务时空壁垒、提升治疗效果、提高诊疗效率、凸显个性化和智能化等方面具有不可替代的优点。与躯体疾病不同,精神心理疾病大多不依赖于仪器设备检查和生化指标检验,而是通过医患间的交流,以及依托医生强大的理论知识和实践经验来进行判断,通过互联网手段可实现连续复诊和心理治疗,与VR、AI、大数据等智能科技的融合,使治疗更为精确、安全、有效。数字化医疗在精神心理领域具有独特优势。

此外,自2020年以来,精神心理相关政策密集发布,内容逐步细化,国家利好政策有望成为数字化精神心理健康服务行业发展的助推器。

为此,人民日报社健康时报、动脉网与好心情互联网医院联合发布《2022年数字化精神心理健康服务行业蓝皮书》,从全球及我国精神心理疾病现状、精神心理在线医疗服务平台患者和医生行为洞察、数字化诊疗在精神心理领域的应用、数字化精神心理医疗发展趋势等方面系统梳理数字化精神心理健康服务行业现状,探讨未来前景,希望引发行业思考与进步,提高社会对精神心理健康的关注。

一、全球精神心理疾病现状概要

 

 

精神障碍是全球十大疾病负担之一,1990-2019年,全球精神障碍患病人数增长48.1%。据推测,目前全球近10亿人患有精神障碍,几乎每8个人中就有一位精神障碍患者。在新冠疫情影响下,全球精神障碍疾病负担更加沉重,抑郁症和焦虑障碍患者呈现激增态势。

当下,全球精神卫生系统及社会支持力量普遍薄弱。精神心理疾病在很多国家未受到重视,在低收入和中等收入国家,高达76%~85%的精神障碍患者没有接受治疗。而在接受治疗的群体中,许多人得到的照护服务质量较差。在疫情的强大压力下,精神心理疾病的诊断和治疗面临着更大的挑战,同时,这也将是一个唤起大家对精神心理健康认识、敦促各国政府重新审视现有精神心理医疗体系的绝佳机遇。

二、 中国精神心理疾病现状概要

 

2019年,由北京大学第六医院、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等多家机构发布的中国精神障碍流行病学调查显示,目前我国精神障碍的终身患病率为16.6%,这意味着我国民众一生中有超过六分之一的概率会患精神障碍。

 

新冠疫情作为突发性的公共卫生事件,给全国民众带来了显著的心理冲击,在疫情爆发早期公众处于普遍的群体性危机中,焦虑和抑郁症状较为突出,提示在抗击疫情的同时,应关注民众的心理健康状况。

 

 

 

 

 

 

近年来,我国虽然对精神心理健康服务行业越来越重视,但精神心理相关领域在诸多方面仍存在着不足。如:公众对疾病普遍认知不足,就诊率低;社会对患者及家属的偏见与歧视难以消解;精神心理从业人员缺口大,医疗资源严重不足;治疗依从性差,精神心理疾病复发率高;精神障碍管理存在“重治疗,轻康复”的现象,大部分患者出院后不能回归社会;精神心理疾病患者经济负担重等难题。

 

在问题存在的同时,新冠疫情为精神心理健康服务提供了机遇。2020年和2021年,我国线下医疗就诊人数明显下降,而线上诊疗用户大幅增加。截至2021年12月,我国在线医疗用户规模达2.98亿,同比增长38.7%,增长趋势较大。

 

 

 

 

同时,后疫情时代,数字化医疗在我国精神心理领域备受推崇,国家高度重视国民的心理健康,相关政策密集发布,推动着精神心理互联网医疗的快速发展。目前,我国已打通精神心理疾病线上诊疗闭环,多维度融合提升服务系统性。

三、 精神心理在线医疗服务平台患者和医生行为洞察

 

 

根据好心情数据,2021年,精神心理在线医疗服务平台的就诊患者更趋于年轻化,以80后-00后为主,女性就诊比例大于男性,经济发达地区人群使用率更高。自2017年到2021年,在线医疗服务平台就诊患者的平均支出呈现逐年上升趋势。

 

 

在众多精神心理疾病就诊患者中,无论男女,抑郁症超过四成,占比较高;在抑郁症、焦虑障碍、精神分裂症、双相情感障碍4类疾病中,就诊患者均以20-35岁的年轻人群为主。

 

相比2019年同期,2021年精神心理在线医疗服务平台就诊患者主述增长最多的不良情绪为焦虑(增幅达64%),担心失业、感染新冠、再次居家隔离成为患者焦虑的主要3大原因。

 

不仅如此,精神心理健康问题还会带来诸多躯体症状,主要表现为失眠、消化不良、头疼、躯体疼痛、乏力、心慌、呼吸不畅、头晕等。

 

但从好心情调研结果来看,大众仍对精神心理健康存在着认知误区,医生和患者各自对“缓解不良情绪”方法的认知差异较大。

 

 

针对患者及医生对精神心理在线医疗服务平台最为关注的内容及形式,好心情数据显示,患者对于抑郁、焦虑及其治疗药物和副作用等相关知识需求度较高,且更乐于接受视频和直播的科普形式;医生通过平台进行诊疗活动、学习和科普教育成为常态,超过80%的医生使用好心情医生端APP学习患教资料、观看在线直播。

 

从在线医疗服务平台精神心理科医生处方习惯来看,总体处方量最多的药品为艾司西酞普兰,其次为奥氮平和富马酸喹硫平片。艾司西酞普兰在抑郁症和焦虑障碍中处方量最大,而精神分裂症处方量最大的药物为阿立哌唑。

四、数字化诊疗在精神心理领域的应用

 

新冠疫情的发生不仅拓展了数字诊疗在精神心理疾病服务方面的运用,也推动了精神心理健康在线医疗服务市场的增长。

 

 

 

互联网医疗服务提高了精神心理疾病患者对在线诊疗的接受度,大大降低了患者的经济负担;数字化管理模式的运用,可提升患者的用药依从性;同时,网络复诊频次的上升助推患者病情向好发展。

 

数字化工具使得团队配合更加简便,优化用户预后管理。相比传统治疗模式,数字诊疗可更高效跟踪回访,评估疗效,并为患者提供进一步的改善建议,预防复发,帮助患者获得健康生活。

 

2020年4月,美国FDA批准数字疗法的紧急使用权,应用于精神疾病治疗,包括游戏治疗、音乐治疗等在内的治疗方法被认为可改善精神障碍患者症状,帮助促进患者康复。

 

目前,数字化心理服务模式也已逐步应用在政企心理服务中,实现了数字线上服务平台和线下心理服务体系的结合。

 

 

 

 

AI智能、VR和生物反馈技术、可穿戴设备等新兴技术和科技产品的开发致力于精神障碍患者的康复,助推精神心理健康服务的发展。

五、 数字化精神心理医疗发展趋势

 

 

目前,数字医疗产品给医护人员提供了越来越多的帮助和越来越新颖的治疗方案。未来,数字医疗的运用领域将由疾病治疗转为人群行为干预,并在更广泛的健康决策中发挥重要作用。政企心理服务将由传统线下服务形式转向更先进的数字化心理服务模式。

 

 

 

 

近5年来,全球数字化精神心理健康领域发展活跃,投资事件及金额呈井喷式增加。数字化精神心理医疗实现客户规模化的2B企业率先突围,离上市更近一步。同时,我国精神心理专科服务领域备受资本青睐,热度居高不下,其中以好心情最为亮眼,其在2021年完成3亿元的C轮及C+轮融资。

本报告数据来源

好心情成立于2015年,是中国领先的精神心理医疗和健康的数字化解决方案平台。好心情为精神心理健康用户提供线上互联网医院及处方、线下连锁心理诊所、数字化的心理干预等一站式精神医疗和心理健康服务。

目前,好心情平台有超过4万名临床精神心理医生注册,占该领域专家的90%,每年服务超过100万用户。旗下的“好心情学院”,聚合了业内权威的精神医疗和院校类专家学者,为该领域专业人才提供技能提升、学术交流、专业培训等业务,是国内领先的精神心理临床和专业的学术平台。

最新信息

  这是一个全民互联网的时代,信息[详细]

推荐信息

  这是一个全民互联网的时代,信息[详细]
郑重声明:本网页面构造与内容设置全部为自主创意,如有模仿或雷同将追究法律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