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本是矛盾交织的人员分流难题,但他们敢闯敢试,变减法为加法,成立运行保障分厂,不仅化解了压力,而且让“闲置”了6年的检修资源重新焕发活力,每年创效超过600万元;虽然没有经营任务,但他们主动作为,充分发挥人才技术优势实施技术输出,不仅在国内外叫响了“马钢热电煤气综合利用”品牌,而且带动了职工整体素质提升,去年创效达430万元。
近年来,马钢集团热电总厂顺势而为,激活人力资源,让职工得了实惠,让企业有了活力,为马钢创了效益。
盘活资源让合适的人上合适的岗
“当时,不仅外部存在压力,总厂内部也有很多杂音。”回想起2012年1月成立运行保障分厂的事,热电总厂厂长、党委书记罗武龙很有感触,“但从两年多的运作情况来看,总厂的这个决策是正确的。”
2011年11月,马钢公司人力资源部确定热电总厂超编24人。对于超编,最简单的方法就是分流。但电力生产具有专业特殊性,这些职工分流到钢厂、铁厂,必须重新学习岗位技能,能不能胜任不说,20多年积累的技能毫无用武之地,这无疑是一种浪费。
人力资源优化不是简单的人员数量增减,只有立足实际、人尽其才,才能体现出高效率,创造出效益。马钢热电总厂决定,盘活资源成立运行保障分厂,承揽原本需要外委的一些检修项目和总厂日常维保工作。经过测算,这24人每年工资及附加累计不过200万元左右,而减少外委的检修费用却超过500万元。这一举措既能为公司降本增效,又为总厂留住了人才,还能更好地锻炼职工队伍,因此得到了公司的大力支持。
2012年1月中旬,123人的运行保障分厂正式成立。“当时,总厂给了我们3个月的时间过渡。3个月后,全面接手日常维保和检修工作,这对于我们来说压力巨大。”运行保障分厂厂长方礼生说。过渡期里,总厂及分厂引导职工转变观念;集中开展了以技能恢复性和岗位适应性为主的转岗培训,同时完善检修标准化制度建设。2012年4月,分厂的第一仗就是“硬骨头”:一直由外协单位维修的老区2号给水泵检修效果不理想,故障率居高不下,总厂将大修任务交给了运保分厂。分厂不负众望,众多“高手”轮番上阵,大修后的给水泵各项指标一切正常,运行状态良好。
一战成名,职工们信心倍增。为激励职工队伍,该总厂规定承接工程时给予一定比例的专项奖励,分厂内部实行工程项目部制,推行检修工时考核,多劳多得;开展专业技能大赛,前3名享受技术津贴……一系列创新举措让职工们干劲十足。两年来,他们圆满地完成了总厂范围内的检修保产和承接的大修任务,未发生一起因检修质量造成的返工和设备事故,每年为总厂节约外委协力和大修工程费用600万元。凭借着规范、专业的队伍,过硬的技术,兄弟单位主动找上门来要求提供检修保产服务。他们先后安全优质完成了马钢煤焦化2号汽轮发电机组本体大修、马钢三铁总厂烧结余热发电机组大修等工程,去年又承接了长钢电厂协力保产工程,赢得了业主单位的一致好评。
“把合适的人放在合适的岗位上,让每位员工都有明确的职业规划,都有畅通的职业提升渠道,构建一个以效率、效益为中心,以品德、能力为衡量,以增强职工幸福感、成就感为指向的人力资源体系,这是总厂的追求。”热电总厂人力资源部部长江世茂说。
用好资源让“铁饭碗”变成“金饭碗”
马钢热电总厂的煤气综合利用技术水平始终在冶金电力行业名列前茅。十几年的创新探索,让热电总厂在冶金富余煤气综合利用以及小型发电机组的建设、调试、运营等方面积累了丰富的经验,形成了自己的核心技术,培养出一支技术精湛的人才队伍。从2000年开始,国内外企业前来培训学习的人员络绎不绝。
“技术、人才和团队是我们的优势资源,是资源就要创造效益,是优势就要充分发挥。我们不能仅仅满足于坐在家里捧着‘铁饭碗’,还要走出家门让‘铁饭碗’变成‘金饭碗’。”在公司的大力支持下,热电总厂放宽眼界,寻找商机,主动尝试技术输出,提供技术咨询等系列服务。
早在2004年,江苏华西村电厂就主动找上门来,邀请马钢热电总厂派人为他们提供保产服务。虽然当时的保产费用很低,但该总厂把这次任务作为叫响“马钢热电”技术品牌的难得机遇,组织了机、炉、热、化等专业的精兵强将进驻华西。锅炉高级技术主管吴荣荣发现该电厂在煤气管道以及相关设施设计方面存在缺陷,及时向他们指出问题所在并指导整改。通过热电技术人员带班操作、跟班指导,华西电厂生产快速步入稳定顺行状态。“马钢热电”品牌由此“一炮而红”。
随后,建设、调试、保产的邀请纷至沓来,江阴特钢发电项目、新疆昆玉钢铁发电项目、长钢煤气发电项目……10年来,马钢热点总厂技术输出的脚步遍布大江南北。在积累了相当的经验之后,从2009年开始,他们走出国门,先后为泰国、土耳其等国家的企业提供技术服务。不论是在国内和国外,马钢热电人都用高超的技能、优质的服务,赢得了口碑。去年,土耳其一家公司的项目建设完工时,该公司老总亲自宴请了热电总厂技术团队,并给予他们现场宰羊宴客的当地最高礼遇。在一次次出色完成对外技术输出项目的同时,他们也与中冶华天、上海外经等多家工程设计、施工建设单位建立了战略伙伴关系。
技术输出带来丰厚的效益,实现了公司、总厂、职工三方共同受益。江世茂表示:“参加技术输出的职工,除固定的工资奖金收入以外,每人每天还可以得到100元到150元不等的技术输出补贴。而他们所在的分厂和部门,则按照抽调的人数给予相应的奖励。”
而在罗武龙看来,技术输出带来的好处不仅仅是经济效益,还锻炼了职工队伍,开阔了职工眼界。在技术输出过程中,还能够学习新技术、新工艺。事实证明,技术输出不仅没有影响到热电总厂的当期生产,反而起到了极大的促进作用。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马钢热电总厂在技术输出创效益的同时,也极为注重技术秘密的保护和技术的积累、提升。“现在很多民营企业都在上马自备电厂,技术输出市场广阔。目前我们正在对承接过的机组建设、调试、运营、保产等各类方案进行系统总结,形成操作更为方便的固定模板。同时,我们还在垃圾发电、太阳能发电、孤网运行等领域进行了思考和研究,力争为马钢创造更多效益,让人才优势、技术优势、团队优势在更大的范围内得到发挥。”罗武龙这样说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