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既是新型城镇化的重要内容,也是新型城镇化的动力和保障。
过去一年,在加快推进国家新型城镇化试点建设的紧要关头,晋江将文化建设贯穿始终,牢牢抓住打造“人文之城”这一精神内核,把握“东亚文化之都”和“海丝先行区”建设的重大历史机遇,不断提升文化内涵、发展文化事业、繁荣文化产业、保护文化根脉、激发文化活力,彰显晋江的城市人文精神和地域文化特色,切实让群众享受到文化之福、文化之惠、文化之美。
文化是一座城市的灵魂。提升文化软实力,以文强市、以文惠民、以文兴城、以文促业,正是晋江打造人文之城的要义所在。
把文化融入城市建设
在推进新型城镇化建设中,晋江把文化作为城市规划的重要内容,根据城市历史、自然风貌、人文个性,来定位晋江城市的文化形象,把文化景观、文化设施、传统建筑天际线等文化要素纳入规划体系,使文化建设与城市建设同规划、同实施,凸显晋江的城市文化特色。
在城市更新改造中,晋江预先规划文化建设空间,组团开发2/3以上的建设用地用于基础设施、安置房和公建配套建设,其中包括大量文化设施。比如,地处晋江市中心的梅岭组团规划用地7500亩,商住开发用地面积仅占29%,用于拆迁户就地安置面积近13%,用于教育、医疗等民生设施和文化建设、民俗保护面积占5%,用于公共空间和生态养护面积占40%。
正是将城市最繁华地带优先让与文化项目,晋江除了在市中心建有“五店市传统街区”外,还在城市中轴线——世纪大道建设市图书馆、博物馆、文化中心和戏剧中心,打造15分钟文化圈,草庵公园、五里桥、龙山寺等历史文化遗迹遍布全市,均得到较好的规划保护和开发利用。
通过科学规划,晋江为城市建设划定“文化红线”,进一步彰显了晋江的城市文化品位。
构建公共文化服务体系
晋江拥有户籍人口近110万、外来人口130万,面对外来人口压力,晋江全面放开户籍限制,增加公共产品投入比重,让外来人口享受与本地居民同等的公共服务。其中,公共文化服务成为一大亮点。
近年来,晋江深入实施文化惠民工程,村级文化室、文化信息资源共享工程实现村(社区)全覆盖,安海、深沪等8个镇(街道)建成国家一级标准的综合文化站。同时,晋江积极推动优质文化服务向基层延伸,市博物馆及其下属纪念馆全部免费开放,市图书馆去年投入近千万元资金设立15台“24小时城市街区自助图书馆”,今年还计划新增15台,覆盖所有镇、街道,实现市图书馆、少儿分馆、自助图书馆图书通借通还。
此外,晋江大力推动公办学校向外来务工人员子女零门槛开放,外来务工人员子女享有与本地学生同等入学权益(含高中免学费),去年外地学生占全市在校生的59.85%,实现义务教育全覆盖,兑现了“不让一名外来务工人员子女上不了学”的承诺。
正是通过推动公共文化服务标准化、均等化,晋江大大缩小了城乡文化发展差距,进一步提高了城乡人口的文化素质。
让城镇化留住乡愁记忆
晋江拥有深厚的文化积淀,对传统文化,晋江给予了充分的尊重、保护和弘扬,在城镇化进程中延续了文脉。
在近年来大规模城市更新改造中,晋江对历史文化遗存实行分类保护:对保存较好的古村落给予整村保护,对有一定规模的古建筑群给予成片保护,对体现民风民俗的单体建筑给予局部保护。比如,具有600多年历史的金井镇福全古城实行整村保护,完好保留了古城格局、城门城墙、街巷家庙、名人故居、传统建筑等。城北片区、陈埭鞋都片区、紫帽片区等征迁改造中,也都采取类似做法,全市共保留修缮10个古建筑群、6500多栋古建筑和一批古迹,为市民、海内外游子搭建回忆过去、寻根问祖的载体和纽带。
在做好历史文化遗迹保护的同时,晋江加强文化遗产的活态保护。在拆迁中尽量保持原有村庄的宗群关系、社群关系,使传统民风、民俗得以传承。对高甲戏、木偶戏、南音等非物质文化遗产,通过培育传承人、加强经费扶持等举措,使这些非遗项目不仅在本地具有广泛群众基础,而且走出国门、走向世界。
文化产业促进经济转型
晋江是一座以工业为主导产业的城市,以新型城镇化为契机,晋江加快发展文化产业,推动产业结构调整。目前,晋江已建设洪山文创园、三创园、五店市、包装印刷基地,形成“三园一基地”格局。截至去年底,“三园一基地”累计完成投资13.1亿元,引进影视传媒、文化创意、传统文化展示展播等各类文化企业,规划化、集约化、专业化水平不断提升。此外,晋江设立文化产业项目库,滚动更新项目内容和进展情况,截至去年底入库项目达70个,总投资314.96亿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