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样的城市才能称得上“全球城市”?这对被现代化与全球化因素交织影响的中国各大城市来说,是一个急迫而又新鲜的课题。6月4日,参加“城市跨文化交际能力——全球城市的重要标杆”研讨会的学者认为,城市的跨文化交际能力已成为全球城市的重要考量标准。在这场由上海师范大学主办的学术会议上,如何提高中国城市的整体跨文化交际能力,引发了与会学者的思考与探讨。
多元文化动态融合
作为一个新兴的城市概念,“全球城市”体现出多元文化群体的城市特征,更呈现出城市中不同文化人群之间的互动、沟通、融合的动态过程。
上海大学跨文化交际研究中心主任庄恩平认为,这种动态所能产生的效应关键在于,多元文化族群是否具有跨文化思维与跨文化能力,他们能否驾驭其所面临的跨文化挑战。市民的跨文化素养已成为衡量全球城市的标杆,即跨文化视野、跨文化思维、跨文化能力。
荷兰阿姆斯特丹和日本东京被认为是跨文化交际能力较强的城市。在欧洲各城市中,阿姆斯特丹的多元化特征明显,它的半数居民来自其他179个国家或地区。2014年,阿姆斯特丹接待530万国际游客,被评为欧洲“最佳好客城市”。荷兰皇家跨文化研究院中国总代表邓文东表示,阿姆斯特丹的多元化不仅源于开放及容忍的城市精神,也受益于当地政府将平等和个人融入作为政策的主要目标。东京以宽松、多元的文化氛围引人注目。与会学者认为,人才的汇集和流动,为东京的发展注入了活力和动力。
与会学者表示,从阿姆斯特丹与东京可以看出,提升城市的软实力在于开展全面跨文化教育,培养具有跨文化能力的人才。庄恩平表示,“目前我国跨文化教育还处于理论阶段,相关研究也不太接地气,使我们很难驾驭跨文化挑战。”
开展全社会的跨文化教育
跨文化能力涉及方方面面,但基本的要素在于跨文化思维、跨文化适应、跨文化沟通技能、跨文化知识。与会者认为,跨文化能力已成为全球化社会各类人员的必备素养。因此,政府官员、专家以及社区居民都应具备跨文化素养,这是全球城市软实力的体现。
汪腊萍曾担任美国密苏里大学孔子学院的中方院长,她认为将跨文化交际能力引入教育体系,是培养中国城市跨文化交际能力的有力切入点。可以通过基础教育向学生传达丰富的多元文化信息和知识,还可以面向市民定期开展多种多样的跨文化教育活动,在公共场所提供多种语言文字标识,建立官方网络媒体平台并提供实时翻译服务,这些都有利于提高中国城市的跨文化交际能力。
值得注意的是,跨文化教育不仅仅指学生的跨文化教育,而且还是对全社会公民的跨文化教育。与会者建议,在中国城市的跨文化交际教育中,政府应该起到领导作用,有效整合各种资源,尤其是尽早启动跨文化能力人才的培养方案,让更多具有跨文化能力的人参与化解多元文化互动过程中有可能产生的负效应。
营造跨文化氛围的城市公共空间
丰富的历史文化资源为中国城市文化发展打下了坚实的基础。然而,在中国城市文明塑造进程中,城市的公共空间还存在一些短板,给跨文化交际带来了障碍。
中国跨文化交际研究会上海分会会长、上海师范大学教授陆建非认为,城市公共空间的一个重要特征就是它的公众性,诸如医院、剧院、电影院、办公楼,以及公交、地铁车厢、停车场等。市民在公共空间所展示的文明素养是城市形象的窗口,它们正是通过很多非语言交际的行为体现出来的。
与会者认为,增强广大市民建设全球城市的责任感,使他们积极参与到城市公共文明建设的各项活动中来,这种切身体验十分必要。例如,公共空间的行为文化,城市跨文化公共服务体系的建立,城市跨文化识别体系的完善,多语种的语言文字环境,这些方面都体现着城市公共空间的管理水准,也会对市民的公共行为和生活有着潜移默化的约束作用。
“我们过去比较重视语言交际,而现在更应当关注非语言交际。”陆建非建议,培养中国城市跨文化交际能力,需要从加强个体能力向重视城市建设转变,这也是增强中国城市软实力的努力方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