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国内有两大阳明文化研究重镇,一个是王阳明的家乡浙江,另一个就是贵州。三足‘鼎’筑以弘扬阳明文化、构建城市精神为核心,扎实的阳明学研究,为日后在全市范围内开展阳明文化活动,向市民普及王阳明其人其事,以及‘知行合一’、‘致良知’、‘心即理’等重要义理,提供理论支撑。”日前,贵州省阳明学学会会长、贵阳王阳明研究会会长王晓昕教授接受本报记者的专访,畅谈贵阳的阳明文化。
王晓昕介绍说,我省对王阳明的研究,始于上世纪80年代。曾任贵州师范大学校长的吴雁南教授,引领了第一代王学研究。1994年,贵阳王阳明研究会成成立,他担任第一任会长,成为第二代王学研究的发端。2012年初,又成立了贵州阳明学会,全省会员人数达80人。
今年,由贵州师范大学牵头,依托孔学堂,整合省内外文化学术资源成立了“贵州阳明文化研究院”。“在贵州,有沙滩文化、屯堡文化、少数民族文化等,这些文化都十分优秀。但论及其现实意义和价值,阳明文化仍然是最具代表性的。”
从这个基调上说,孔学堂、阳明洞和阳明祠都不约而同地将基本功能定位于服务大众,贯彻“知行合一、协力争先”的城市精神。“我对这三个地方都很熟悉,在孔学堂讲过多次王阳明,参加过阳明祠的祭祀活动,现被聘为修文中国阳明文化产业园的顾问。我的建议是,这些场所应该有一支自己的学术队伍,利用贵州专家学者的力量,打造贵阳城市文化品牌。”
王晓昕还说,今后这些场所的阳明文化活动,要更加重视老百姓的声音,让活动能够深入百姓的生活,从内心产生一种认同感。围绕三足“鼎”筑,全市上下都来关注阳明文化,都能讲一点他在贵州悟道的经历。“问中小学生,他们都知道‘知行合一’,知道良知不能违背,那么这个影响面就做出来了。”王晓昕期待着,也贡献着自己的一份力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