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26日,在深圳经济特区39岁生日当天,深圳迎来了第三届中国图片大赛的颁奖典礼。
一张照片,就是一个时代的切片。大赛主题是“家国情怀:1949-2019”,以光影记录中国奇迹,以图片讲述中国故事,找寻共有的家国记忆。五湖四海汇聚而来的数万张图片,献礼新中国70华诞,也为市民奉献一场视觉盛宴。
本次大赛,是深圳城市文化菜单中浓墨重彩的一笔,在盛夏8月绽放,一如文化菜单中其他“文化大餐”,既承载着高远的文化追求,更连接着平凡的百姓生活。
文化是城市的灵魂,一座城市的恒久魅力,往往取决于文化软实力。作为“深圳文化创新发展2020方案”的重要项目,深圳2017年率先在全国首发城市文化菜单,迄今已连续三年发布。每年,30多个大型文化品牌活动,不断拓展着市民文化生活的广度、深度、体验度。
“月月有主题,全年都精彩”,是这份“世界色彩、中国风格、深圳口味”的文化菜单给予深圳人的郑重承诺,亦是这座正努力打造“城市文明典范”,加快建设“区域文化中心城市和彰显国家文化软实力的现代文明之城”的青春都会,正生生不息奏出的美妙乐章。
发布城市文化菜单,打造多彩文化品牌
深圳发布城市文化菜单,与几年前的一份调查息息相关。
数据显示,伦敦大型常设性文化节庆活动多达200个,中国香港有近50个,北京、上海有20多个,而深圳只有10个左右,文博会、读书月、关爱行动等颇负盛名,但有国际影响的屈指可数。
全球化时代,文化实力已成衡量国际大都市综合竞争力的一个重要指标。魅力四射的国际化城市巴黎、伦敦、纽约等,为深圳文化品牌建设昭示了美好前景:文化节庆琳琅满目,每年四季都有丰富多彩的国际化文体活动。
正视差距,明确目标,路径也逐渐清晰。
“深圳文化创新发展2020方案”提出“创新城市形象标识,构建以国际先进城市为标杆的文化品牌体系”,其中,发布城市文化菜单乃重中之重。
在“2020方案”实施过程中,深圳市委常委、宣传部部长李小甘经常说这样一句话——“文化影响力是看不见、摸不着的,我们要通过一件件看得见、摸得着的事,提升看不见、摸不着的城市文化影响力。”
如何让城市文化看得见、摸得着?
从大处说,这意味着一座城市的文化品牌活动的策划水平、举办过程、实施效果等,都将公开接受市民的检验、社会的检阅!从小处说,发布文化菜单,恰似主人宴客,要经得起“任点”,更要经得起“品评”,一道有一道的滋味,一道有一道的精彩。
简而言之,一份文化菜单,不仅是彰显城市文化自信的“推荐表”,更是满足市民文化向往的“承诺书”。
“城市文化菜单”的推出,是迈向现代化国际化创新型城市的必然选择。深圳“扬长”又“补短”,对重大文化品牌活动整合提升,在数量和质量上进行“双提升”——
从数量上看,2017年首发的文化菜单共收录了国际化、标志性的品牌文化活动28项,涵盖文化艺术、创意设计、科技创新、体育休闲等类别,2018年发布的文化菜单包含的活动达31个,而2019年则达到34个。
不仅如此,“菜单”的“菜式”表面上看是30项左右,实际上每项活动时间跨度从几天到一个多月不等,由十数项甚至上百项活动组成,市民将享受贯穿全年的丰富文化生活。
从质量上看,“菜单”中的活动大部分都有国际权威专业机构主办或授权,不少活动代表了中国这一领域的最高水准,是可以代表深圳国际化城市形象的“文化大餐”。
令人欣喜的是,文化菜单中大多数是新创立的品牌活动。比如以音乐为纽带连接“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的“一带一路”国际音乐季、瞄准国际顶级设计活动定位的深圳设计周、让科技与影视碰撞出火花的深圳(国际)科技影视周、带给“爱阅之城”诸多惊喜的深圳书展,以及深圳国际水彩画双年展、深圳舞蹈月、国际兵联世界巡回赛深圳站等。据统计,2020方案实施以来,深圳新增的重大文化品牌活动达18个,历经“从无到有”的精心设计,闪亮登场,既是文化品牌的增量,更代表了高品位的质量。
发布文化菜单,是城市定位所需、文化发展所需、市民生活所需。文化菜单发布后,每年都进行动态调整,不断丰富提升,让“菜式”更具“世界色彩、中国风格、深圳口味”,“菜品”更引人入胜、脍炙人口。
文化盛宴纷至沓来,滋养市民精神世界
如果你问一个深圳人,周末可以做什么?
你会得到很多答案:去图书馆听名家讲座、走进各个展览感悟艺术、去音乐厅邂逅古典音乐、看场中超比赛、听场演唱会、逛一个有趣的小书店……
必须承认,这些并不是无足道的小事。周末的闲暇时间如何度过,可以看出一个人的生活质量,甚至可以决定他的发展前程;而一座城市在为市民提供怎样的业余生活,也可以看出城市的文化品位,甚至,这指向了城市的未来。
今年年初,深圳2019年“城市文化菜单”发布,30余项品牌文化活动,密密麻麻排满了深圳人的时间表,经过三年的实施与完善,越来越多国际化、高档次、高质量的文化品牌,已经从无到有、从弱到强,成为这座城市新的文化标识。
忙碌于工作的深圳人,不经意间一抬头,发现这座城市的文艺活动,已是锦霞满天、光彩夺目。
4月2日,美国五大交响乐团之一的克利夫兰管弦乐团时隔21年在中国内地巡演,首站选择的就是深圳。
在“一带一路”国际音乐季的盛情邀请下,这一百年名团在音乐总监弗朗茨·威尔瑟·莫斯特的执棒下,连续两晚在深圳献演两套由不同曲目搭配的重量级音乐会。许多深圳乃至周边地区的乐迷闻风而动,奔赴深圳音乐厅。古典乐“发烧友”、深大教授辜晓进表示,克利夫兰管弦乐团灌制的很多唱片是古典发烧友必藏的经典,这次乐团近百人的庞大阵容亮相乃深圳乐迷之福,精彩表演更是赢得乐迷一致赞叹。
7月19日,2019南国书香节暨深圳书展在会展中心拉开帷幕。首次举办的深圳书展筹备仅有两个多月,却吸引了近300家优质出版单位的约15万种、100万册精品图书,以及麦家、池莉、冯唐、曹文轩、沈石溪、黄子平、薛冰等名家。放眼世界,伦敦、法兰克福、中国香港等著名城市的名字都与书展紧密相连,如今,“深圳书展”在各方的支持与市民的期待下精彩亮相,城市爱书人兴奋呐喊:“深圳终于有了自己的书展了!”
深圳设计周期间举行的主题展及多个卫星展,《大汉海昏侯——刘贺与他的时代》《吉金铸史——青铜器里的古代中国展》《春风又绿江南岸——宋文治诞辰100周年深圳特展》《毕加索真迹艺术展》……近月来,各种类型的展览在深圳连番上演,吸引了众多文博爱好者的目光。艺术学专业毕业的李若星一早就在自己的日历上打上钩,一一“打卡”,尤其《大汉海昏侯》是刘贺墓出土文物至今外展数量最多的一次展览,为了在展期结束前一睹其真容,她在博物馆门口排队半个多小时耐心等候,在细细看完之后大呼过瘾。
提供优质文化服务、提升市民文化福利,一场场高水平的文化活动,正如精心打磨的一粒粒璀璨晶石,既能各美其美,又能连成一线,照耀市民的精神世界,安放城市的文化家园。
人文互通联接世界,城市魅力闪亮升级
海明威曾经感慨巴黎对他创作的滋养,说这座城市是“流动的盛宴”。深圳则把“菜单”加上定语“文化”,全年无休、一道接着一道的“文化大餐”,很容易让人联想到海明威这个著名的评论。
没错,对标巴黎、伦敦、纽约这些国际一流名城,正是深圳推出城市文化菜单、打造文化品牌背后的雄心。
来自世界名城的各界人士,对这一文化版图上的后起之秀不吝赞赏。今年深圳设计周,伦敦代表团不远千里来到深圳,作为主宾国亮相,伦敦市长代表彼得·穆雷在讲话中表示,城市之间需要健康的对话,需要多元文化交流,从而支持好的设计以及可持续性的城市发展。在深圳设计周期间见证深圳这座国际化大都市的巨大成就和雄心壮志,让他十分欣喜。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总干事特别顾问班德林更是连续两届亲临“一带一路”国际音乐季现场,在他看来,“音乐季”为新兴城市的文化发展树立典范,深圳为“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和地区乃至全球文化交流发展做出了特别的贡献,这也是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的宗旨。
专业人士会通过文化的切面,敏锐捕捉到一座城市的变化。首届深圳书展期间,作家池莉携新书来到现场,当时大雨滂沱,大批读者却已早早在此等候,池莉感慨:“我没想到有这么多读者来参加,还有很多市民在看书、购书,深圳不愧是一座书香之城。”此前一天,作家冯唐在书展的签售会后发了一条朋友圈:“大爱深圳。右手签残。”他告诉记者:“我十几年前就在深圳长期生活,在我看来,这座城市的读书人群这些年增加了不止十倍”。
在文化菜单中,超过三分之二的活动名称含有“国际”字样,几乎所有活动都有国内外文化交流的内容。一个个响亮的文化品牌,既向外拓展、联通世界,又向内扎根、滋养市民,它们既象征着这座城市日益增强的国际影响力和辐射力,也为这座城市提供内生的发展动力。
在这座城市里,我们看见,在深足去年重返中超之后,扛着大旗、拉着横幅去龙岗大运中心为主队加油的球迷;
在这座城市,我们看见,在位于会展中心的深圳设计周设计博览会上,手把手带着孩子一起完成涂鸦的年轻家长;
在这座城市,我们看见,在南山流行音乐节上,加入全场大合唱的乐迷们……
由此,我们坚信,一个个散落在深圳各个角落、普普通通的日常画面里,正蕴涵着一座城市深厚的文化内蕴与灿烂的文化梦想。
文化菜单,雅俗共赏;文化品牌,缤纷夺目!
如今的深圳,正以一系列精彩而富有城市特色的文化活动,构筑时尚、活力、蓬勃的品牌文化体系,让城市因文化而多姿多彩,让市民因文化而优雅从容,让人们对这座城市爱得更加深沉——
爱深圳,不仅爱她的流光溢彩,更爱她一年12个月里轮番上演的文化活动,有声有色、妙不可言。
令人期许的是,最近印发的《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支持深圳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先行示范区的意见》提出,将支持深圳举办国际大型体育赛事和文化交流活动,打造一批国际性的中国文化品牌……
可以想见,在不远的未来,深圳的文化活动品牌建设将迎来更繁荣的图景、更绚丽的气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