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独家特稿)解读“习主席的文化理念”系列专题   @【已钜惠五年!】2020年宣传经典套餐“10+30=1800”网媒炒作推广方案   @《自驾中国行》系列采风(行程图集)   @企业不能没文化!   @北京风痕文化传播:多媒体公关宣传/整合营销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行政事业单位报道 > 科教文卫/产权

问孝莒城

时间:2024-07-10 10:33:20  来源:中国前沿资讯网  作者:宋时轮

位于鲁东南的莒国古城,是一个有着深厚历史文化的地方,这里的一山一树,一砖一瓦,都有可能是春秋乃至远古时期的物件或遗存。莒国古城建设中,以“三千年古城、四千年银杏、五千年文字”向世人推荐莒国古城的文旅特色,也算是比较得当。作为中华文化产生的重要源头,笔者今天想从孝文化探源的角度,感受一下莒国古城的历史文化。

一、孝的来源与含义

孝,作为中华民族传统美德的核心概念之一,其含义丰富而深远。

《诗经·小雅·蓼莪》中有云:“父兮生我,母兮鞠我。抚我畜我,长我育我,顾我复我,出入腹我。欲报之德。昊天罔极!”此诗深切地表达了子女对父母生养之恩的感念,反映出孝的情感源自父母对子女无私的养育和关爱。

《论语·学而》中孔子言:“君子务本,本立而道生。孝弟也者,其为仁之本与!”明确指出孝悌是仁的根本,这意味着孝在道德体系中具有基础性地位,其起源可追溯到对仁爱之本的追求。

《孟子·离娄上》记载:“不孝有三,无后为大。舜不告而娶,为无后也,君子以为犹告也。”此处虽强调了传宗接代在孝中的重要性,但也从侧面反映出孝的观念与家族延续、血脉传承紧密相关。

《礼记·祭义》曰:“曾子曰:‘身也者,父母之遗体也。行父母之遗体,敢不敬乎?居处不庄,非孝也;事君不忠,非孝也;莅官不敬,非孝也;朋友不信,非孝也;战陈无勇,非孝也。五者不遂,灾及于亲,敢不敬乎?’”曾子之言表明,孝不仅体现在对父母的奉养和尊敬,还应延伸至个人的行为举止、社会职责等方面,这显示出孝的来源与对父母声誉的维护和家族尊严的重视密切相连。

综合上述经典论述,孝的来源既有父母的生养之恩,也有对家族传承和道德根本的尊崇。

《尔雅》中对“孝”的解释为:“善事父母为孝”,这是孝最基本、最直观的表达,即子女对父母的悉心照料和尊敬顺从。

《论语·为政》里,孔子说:“今之孝者,是谓能养。至于犬马,皆能有养;不敬,何以别乎?”这里强调了孝不仅仅是物质上的供养,更在于内心的尊敬。真正的孝是对父母怀有敬畏之心,从内心深处真诚地尊重他们。

《孝经·开宗明义章》曰:“身体发肤,受之父母,不敢毁伤,孝之始也。立身行道,扬名于后世,以显父母,孝之终也。”这表明,珍惜自己的身体是孝的开端,而通过自身的努力成就一番事业,让父母感到荣耀,则是孝的终极目标。

孟子曾言:“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这里将孝的范围从关爱自己的父母扩展到尊敬所有的长辈,体现了孝的广博与推延。

曾子在《礼记·祭义》中说:“众之本教曰孝。”孝被视为一切教化的根本,它是培养个人良好品德和社会和谐秩序的基础。

从更广泛的层面来看,孝还蕴含着感恩、责任与传承。感恩父母的养育之恩,承担起照顾父母、回馈父母的责任,同时将这种孝道精神传承给下一代,形成良好的家风和社会风尚。

总之,孝不仅是对父母物质上的供养和生活上的照料,更是精神上的关爱与尊敬,是个人品德修养的重要体现,也是社会和谐发展的基石,具有深厚的文化内涵和广泛的社会意义。

二、如何做到孝

“孝”呢,简单来说就是我们对父母长辈的一种好。

小时候,孝就是听爸妈的话,不调皮捣蛋,让他们少操心。长大一点,孝就是帮着爸妈做做家务,比如扫扫地、刷刷碗。再长大些,孝就是努力学习、工作,不让他们为我们的未来担心,能经常陪他们说说话,知道他们心里想啥,让他们心里舒服。

等工作挣钱了,孝就是给他们买点好吃的、好用的,关心他们的身体,生病了照顾他们。要是爸妈说错话、做错事了,孝不是跟他们吵,而是好好跟他们说。

总的来说,孝就是从心里对父母长辈好,让他们生活得开心、安心,觉得自己的孩子懂事、贴心。

《论语·学而》中孔子曰:“弟子入则孝,出则悌,谨而信,泛爱众,而亲仁。行有余力,则以学文。”此句表明,孝不仅是一种内心的认知和理念,更要在日常生活中切实践行,从在家孝顺父母做起。

《孝经·天子章》云:“爱亲者,不敢恶于人;敬亲者,不敢慢于人。爱敬尽于事亲,而德教加于百姓,刑于四海。盖天子之孝也。”这强调了天子若能真心敬爱双亲,并将这种情感和行为推广至对待百姓,便是孝的知行合一,能为天下树立典范。

曾子在《礼记·祭义》中说:“孝有三:大孝尊亲,其次弗辱,其下能养。”能供养父母只是最基本的孝行,真正的大孝是尊敬父母,使其获得尊崇,且自己的言行不给父母带来耻辱。这体现了孝在认知上的层次区分,以及知与行的统一要求。

《孟子·离娄上》记载:“仁之实,事亲是也;义之实,从兄是也。智之实,知斯二者弗去是也;礼之实,节文斯二者是也;乐之实,乐斯二者,乐则生矣;生则恶可已也,恶可已,则不知足之蹈之、手之舞之。”孟子将事亲从兄视为仁义的实质,而能知晓并乐于践行此二者,便是孝的知行合一的生动体现,会让人发自内心地感到快乐而情不自禁地手舞足蹈。

综合这些经典论述,要想做到孝,就是要在内心深刻理解尊敬、关爱父母长辈的重要性,并将这种认知转化为实际行动,在生活的点滴中予以体现,从供养到尊敬,从自身言行到对父母声誉的维护,全方位地践行孝道。

三、莒城孝事

莒人重孝。历史上的莒国位于山东省莒县一带,是东夷诸部中的一个重要方国,深受东夷文化的影响,并在一定程度上传承和发展了东夷文化的特色,是东夷文化发展历程的一个生动写照。

(一)舜的孝行

在莒地,说到行孝的典范,首数舜帝。关于舜行孝的故事,据《孟子·离娄篇》记载:“舜生于诸冯,迁于负夏,卒于鸣条,东夷之人也”。舜是传说中的远古帝王,五帝之一。据记载:舜的父亲瞽叟眼睛失明,继母性情不善,同父异母的弟弟象也非常不懂事,他们曾多次想害死舜。有一次,瞽叟让舜修补谷仓仓顶,却在下面纵火焚烧仓房。舜靠着两个斗笠作翼,从房上跳下,幸免于难。

后来,瞽叟又让舜去挖井,舜在挖井的同时在旁边挖了一条通道。当井挖得很深时,瞽叟和象在上面填土,想将舜活埋在里面。舜则从通道出去,逃过一劫。

尽管遭遇这些陷害,舜却毫不嫉恨,仍然对父母恭顺,对弟弟友爱。他的孝行感动了天地。据说舜在历山耕种时,大象跑来替他拉犁,小鸟飞来帮他播种。

尧帝听说舜非常孝顺,且有处理政事的才干,就把自己的两个女儿娥皇和女英嫁给了他,还让自己的九个儿子跟在舜的左右,观察他的德行。经过长期的考察和考验,尧最终选定舜做他的继承人。

舜登上帝位后,也依然保持着孝顺的品德。他去看望父亲时,仍然恭恭敬敬,并封象为诸侯。

舜的孝行被后世广泛传颂,成为了中华传统美德的典范之一。他的故事强调了孝顺、善良、宽容和坚韧等品质的重要性。

(二)曾子的孝道

关于曾子在莒地的故事,无论思想,还是其言行,都影响深远。

曾子,名参,字子舆,春秋末年鲁国南武城(今山东嘉祥)人。曾子是孔子的晚期弟子之一,他勤奋好学,颇得孔子真传,以孝著称。在孔子的众多弟子中,曾子在儒学传承上起到了重要作用。曾子倡导以“孝恕忠信”为核心的儒家思想,主张“修齐治平”的政治观,“内省慎独”的修养观。据说《孝经》就是曾子所著,对后世的儒家学说发展产生了深远影响。曾子注重自身修养,提出“吾日三省吾身”,强调要经常反思自己的行为和思想。在孝道方面,他认为孝是道德的根本,身体发肤受之父母,不敢毁伤,孝行不仅在于物质供养,更在于内心的敬爱。

据说曾子曾在莒国出仕为官,当时他所得的俸禄只有三秉粟米。在这个时期,曾子看重俸禄,因为他需要用这些俸禄来供养父母,而相对轻视自身的得失。

然而,在他的父母过世后,情况发生了变化。齐国邀请他去做宰相,楚国请他去做令尹,晋国也想迎他做上卿,但曾子都拒绝了。此时的曾子更看重自身的修养和出处的合宜,而不再将俸禄和爵位看得那么重要。

《重修莒志·二贤祠碑记》载述:“谓其得粟三秉,盖亦为贫而仕云,故其言曰:吾尝为吏,禄不过钟釜,犹忻而喜者,非为多也,乐道养亲也。亲殁之后,南游越,得尊官,堂高九仞,榱题三尺,綟殁百乘,然犹北面而泣者,非为贱也,悲不见吾亲也。”

这个故事体现了曾子的孝道观念以及他在不同情况下对自身和责任的考量,强调了在不同情境下,人们对责任、道义、家庭等因素的权衡和取舍,以及孝道在曾子价值观中的重要地位。同时,也启示人们在面对各种选择时,应根据自身的实际情况和道德准则,做出合适的决策。

《二十四孝》中《啮指心痛》讲的就是曾子孝母的故事。曾子少年时家里贫困,他侍奉母亲非常孝顺。有一天曾子在山中砍柴,突然感觉心口疼痛,他马上意识到是家里有事,于是赶忙背着柴回家。原来,是曾子的母亲一个人在家,碰巧有朋友来访,而古代交通不便,这位朋友可能走了很远的路。曾母为了让曾子知道家里来了客人,情急之下就用力咬了自己的手指。曾子是孝子,心中时刻惦记着母亲,所以母亲一咬手指,他便有所感应。中国人常说“母子连心”,讲的便是这种至亲骨肉之间的默契。

曾子《宰猪取信》的故事可谓家喻户晓,妇孺皆知了:一天,曾参的妻子要去街上买菜,儿子曾元哭闹着要去,妻子便哄他说回来后杀猪给他吃。曾元听到有猪肉吃就不再哭闹了。曾参看到妻子买菜回来,就说要帮忙绑猪。妻子问其原因,曾参说妻子答应过儿子要杀猪。妻子笑着解释只是哄孩子的话,不必当真。曾参却认为身教重于言教,言而无信是可耻的,大人是小孩的榜样,小孩会跟着大人学,若哄骗孩子,日后孩子可能会欺骗大人,其害无穷。说完,就把猪杀了并煮给儿子吃。

孔子称誉这个爱徒道:“孝是德之本,悌是德之序,信是德之厚,忠是德之正,为参全备此四德。”

曾子被后人尊称为“宗圣”,即能继承圣人事业的小圣人。莒县旧有文庙,其中有礼赞曾子曰:“守约而博,学恕以忠,圣门之传,独得其宗,宗圣曾子,一贯之旨,三省之功,格致诚正,万世所崇。”

据传,曾子仕莒时,注重教化,在莒国设有曾子讲堂,将孔子的儒家学说,三纲五常,仁义礼智信、圣贤君子之道广泛传授。时人有评道:“经圣贤之治理之地,其人情风俗必异于他邑。”《艺海珠尘》记载:孟子游于莒,登堂弹琴而歌,二三子和之,莒父老曰:“久矣不闻此言也,圣人之徒也!”

(三)君王后的孝治

在莒地,莒敫女的故事也一度成为美谈。莒敫女,战国时期莒国人,是莒国太史敫的女儿。莒国公元前284年,燕国联合秦、韩、赵、魏四国攻打齐国,齐国国君齐湣王被杀。齐湣王之子田法章改名换姓在太史敫家做佣人。太史敫之女(即后来的君王后)觉得田法章状貌奇伟,绝非平常之人,因而很喜欢他,经常偷来衣食给他,后来二人私通。后来齐国将领田单用火牛阵击败燕军,收复失地,在莒城找到法章,拥戴他回临淄继承王位,即齐襄王。襄王继位后,立太史敫之女为王后,史称“君王后”。公元前280年(齐襄王四年),君王后生下儿子田建。

公元前265年(齐襄王十九年),齐襄王去世,田建继位,君王后尊为太后,实际掌握了齐国政权。君王后在位期间,坚持“事秦谨,与诸侯信”的政策。她与秦国交往十分谨慎,同时与其他诸侯讲求诚信。齐国处在远离秦国的东海边上,秦国日夜攻打韩、赵、魏、燕、楚五国,五国在秦国的进攻中忙于自救,因此齐王田建继位四十多年未经受战争。

君王后具有一定的政治智慧。例如秦国曾送给君王后一副玉连环,并表示“齐人多智,能解此环乎”,这带有一定的挑衅意味。而君王后则拿锤子将玉连环砸碎,笑着对秦使说“此环已经解了”,巧妙地回应了秦国的挑衅。这就是历史有名的“解连环”事件,曾被后世诗人们反复吟咏。

在宋代,词人周邦彦以《解连环·怨怀无托》为词牌名创作了一首词,其中“纵妙手、能解连环”一句,巧妙地化用了齐王后解开秦王送来的玉连环的典故。在文学作品中,也有不少运用“解连环”这一典故的例子,如苏轼“连环已解如神手,万窍犹号未济风”、辛弃疾“往事如寻去鸟,清愁难解连环”、唐寅“百二关河虎狼秦,连环难解汉高臣”、张炎“欲觅生香何处,盈盈一水,空对娟娟。待折归来,倩谁偷解玉连环”等,脍炙人口,惹人遐思。

在齐襄王时代的十九年和其子田建继位后的十六年间,齐国大事小事都出自莒敫女之手,史称“君王后主政”。她特别强调任人唯贤,择臣必孝。她认为孝为立身之本。在家如不孝,在外必不忠;不孝的人,决不能重用。她为人贤德,对拘泥礼法的倔强父亲宽容以待,孝敬有加,为国人树立了榜样。她的以孝用人的理念,无疑是曾子孝道学说的继承,也是后来封建社会“以孝治天下”政策的源头和具体实践。

无论是国家沦亡中的浪漫爱情,还是机智勇毅的解连环,乃至以孝为本的治国安邦,莒敫女都为千年莒城装点了一抹惊艳的亮色,脍炙人口而令人叹服。

孝文化作为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瑰宝,在中国源远流长,对社会的发展和民族性格的塑造产生了深远影响,具有不可替代的历史价值和现实意义。从原始社会起源,经过商周时期的发展,在春秋战国时期得到理论化的构建,秦汉时期又与政治相结合。其发展历程反映了社会的变迁和人们价值观念的演变。正如《孝经·开宗明义章》所说:“夫孝,德之本也,教之所由生也。”深入研究孝文化的起源,对于传承和弘扬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具有重要意义。

在当代社会,我们应当在继承传统孝文化精华的基础上,结合时代需求进行创新和发展,让孝文化在新时代焕发出新的生机与活力,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提供强大的精神动力和文化支撑。

(作者系莒国古城管理服务中心合作发展部部长

最新信息

  近日,安宁市又举办了一场热闹欢[详细]

推荐信息

  近日,安宁市又举办了一场热闹欢[详细]
郑重声明:本网页面构造与内容设置全部为自主创意,如有模仿或雷同将追究法律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