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独家特稿)解读“习主席的文化理念”系列专题   @【已钜惠五年!】2020年宣传经典套餐“10+30=1800”网媒炒作推广方案   @《自驾中国行》系列采风(行程图集)   @企业不能没文化!   @北京风痕文化传播:多媒体公关宣传/整合营销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行政事业单位报道 > 科教文卫/产权

副中心国家高新企业突破1200家

时间:2025-03-24 10:26:01  来源:北京日报  作者:

近日,通州区科委传来捷报:黑马数字孪生孵化器获批为通州首家北京市引领类标杆孵化器,一方创新医疗孵化器获评通州首家市级科技企业孵化器,分别实现“零”的突破。通州区大中型重点企业研发费用同比增速连续五个月居全市第一。不仅如此,全区医药工业产值增速和科技服务业收入增速均位列全市第四;国家高新技术企业保有量首次突破1200家,彰显副中心科创领域的蓬勃活力与无限潜力。

副中心科技创新工作高歌猛进,关键在于其日益完善且强有力的科创政策体系。《北京城市副中心科技创新资源倍增工程实施方案》《北京城市副中心加强科技创新引领高质量发展支持办法》等科技创新政策相继落地实施,加快推进优质科技创新资源集聚。

企业梯度培育态势初显。据统计,去年通州区科委推荐的223家企业获得北京市高新技术企业“筑基扩容”培育清单支持,23家企业纳入北京市高新技术企业“小升规”培育清单。通过加强企业申报辅导,2024年全区高新技术企业保有量首次突破1200家。

科研投入力度持续加大。去年通州区科委立项支持文化和科技融合等6个领域20个科研项目,支持金额420万元。有关部门共兑现研发投入奖励性后补助资金2835万元,惠及95家企业。2024年1至11月,通州区大中型重点企业研发费用合计68.5亿元,同比增速40.2%,高出全市平均值33.4个百分点,增速连续五个月高居全市第一。

五河交汇处已成为创新成果高产地。去年,中际联合、通美晶体2家企业获国家级制造业单项冠军,三峡能源等4家企业获国家科学技术奖,五千脑宇荣获全国颠覆性技术创新大赛最高奖——卓越奖。

通州区创新生态持续优化。区科委着力发挥产业引导基金作用,推动成立了通州首支技术成果转移转化基金——通政创新(北京)股权投资基金,规模达2100万元。同时,围绕“科技创新”“生态环保”等热点推广普及科技惠民成果。

今年初,通州区发布“科技创新资源倍增工程”“十百千产业集群培育工程”和“全域应用场景创新之城”建设工程,推动副中心科创体系更趋完善。

最新信息

  近日,安宁市又举办了一场热闹欢[详细]

推荐信息

  近日,安宁市又举办了一场热闹欢[详细]
郑重声明:本网页面构造与内容设置全部为自主创意,如有模仿或雷同将追究法律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