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环境报记者 邓佳/摄
欧盟健康与环境风险科学委员会专家库科学顾问、英国化学学会理事 刘沁涛
■编者按
天津港瑞海公司危险化学品仓库爆炸事故的代价惨重、教训深刻,究竟该从中反思什么?本报记者为此走访了两位化工行业专家,一位拥有25年跨国公司工作经验,对国外企业的安全环境管理有着深刻的理解和体会;另一位则在国内化工行业深耕多年,了解本国企业状况,更了解企业的普遍问题。
从内外两个视角的交流中,记者发现,两位专业人士都在强调人的问题,不管是培养企业文化还是加强员工培训,都是要提高员工的水平和素质。同时,他们也都在强调,化工行业事故防患于未然的重要性。本期《企业周刊》呈现记者与两位行业从业者的对话,从内外两个维度进行反思。
天津港瑞海公司危险化学品仓库爆炸事故让化学品管理问题受到各方关注,究竟该如何防范环境安全风险?记者专访了英国化学学会理事刘沁涛博士。刘沁涛在化工及医药领域有25年的跨国公司工作经验,曾在道康宁、阿斯利康等公司担任重要职务,现任欧盟健康及消费署消费者安全科学委员会、健康与环境风险科学委员会及新兴健康风险科学委员会专家库科学顾问。
在她看来,国内在危险化学品管理方面的法规还是基本健全的,问题在于执行。而且,企业还没有形成安全环保的企业文化。
国内企业到底缺什么?
缺乏安全底线,市场的潜规则是能造假就造假,不能造假就按最低要求做
记者:对涉及化学品的企业来说,做好安全环境管理,关键在哪些方面?
刘沁涛:在安全环境管理方面,国外企业已经有了成型的经验,国内很多企业也在慢慢提升关键能力。要做好安全环境管理,我认为关键有3个方面:
首先就是有法可依、执法必严。国内的相关法规还是基本齐全的,但在执行方面还有一定差距。
其次,企业领导要高度重视安全环境问题,并培养安全第一的企业文化。有些企业领导认为,企业要生存发展就是要关心销售额,如果安全环保方面对利润影响太大,可能不会从心里真正去重视。实际上,安全环境管理包括很多方面,如资金投入、人员培训等,最终要通过领导力创造企业文化,让这种观念渗透到员工的骨子里,而不是停留在表面上。现在,有些企业安全环境方面的证书齐全,但只是放在那里而已,这就是因为企业文化达不到。
第三,要不断学习安全管理的先进经验,使用好安全管理工具。以前,涉及到环保方面的内容,更多是监测污染情况,现在有了相关的风险评估工具等,可以帮助企业更好地做好防范工作。
记者:根据您的观察和了解,国内企业在安全环境管理方面还有哪些不足?
刘沁涛:国内企业在与安全环境相关的合规及证书方面有造假或抄袭的现象。比如,企业在编制化学品安全技术说明书(MSDS)时,能抄则抄,有的甚至把化学名称都会写错;还有些企业在污染物排放方面偷排或者数据作假严重。
不少企业还存在侥幸心理,觉得不一定会查到我,一旦被查到就认倒霉,缴纳罚款,而且似乎这些问题并不会给企业带来真正的形象损失。但在国外,企业不仅要面临巨额罚金,还会使自身形象受损,甚至影响产品销售。
国内一些企业的领导还不够重视安全环境问题,认为只要拿到安全、环境证书就可以了,不用也不会继续投资使用好的安全管理工具及培训人员,这也导致很多员工在面对问题时无知者无畏。
在欧盟,进行产品审批时需要通过环境风险评估,如果不能通过,则产品很难或无法上市。但是,国内在这方面的要求还有不足。
记者:在您看来,造成这些问题的原因是什么?
刘沁涛:以上这些问题,究其原因,都与执法不严有关。我国的化学品法规与欧盟相比可能有些差距,但并不比美国或亚洲其他国家差,主要问题在于执法力度不够。这就造成市场的“潜规则”是能造假就造假,不能造假就按最低要求做。希望这次天津港的事故能够成为一个警钟或者推动力,督促政府执法必严、违法必究,也督促企业把安全环境问题放在第一位,特别是化工企业。
从血的教训中学到了什么?
企业重视安全和环境问题,建立相关企业文化,甚至比法规要求更严格
记者:国内企业曾在上世纪90年代开展过大规模的“学杜邦”活动。类似杜邦这样的企业,在管理方面的经验主要包括哪些方面?
刘沁涛:像杜邦这样的企业代表了国外大型化工企业在安全管理方面的理念和经验。其实,国外的化学品安全管理经验也是通过血的教训换来的。
比如,很多国外企业非常重视化学品暴露风险问题,这与石棉(asbestos)有关。作为防火材料,石棉在建筑中应用很多,但后来发现其可能是致癌物质。问题出现后,在工会、政府部门的督促下,企业开始重视问题并加大研究和改进力度。
陶氏化学在处理化学品安全问题时曾提出“4D模型”理论,即蔑视(defiance)、否认(deny)、辩论(debate)和对话(dialogue)。可以看出,企业面对化学品安全问题的态度也经历了一个发展过程,最终与行业协会、专家等进行对话,并在安全环境领域进行相关研究。
安全环境是一个跨学科的领域,涉及生物、物理、化学等方面。以此次天津港爆炸为例,需要了解场地条件、物理特性、化学特性、暴露场景等,然后通过测试或模型等方法了解暴露浓度情况,并与符合健康要求的浓度进行对比等。
一些跨国企业会培养这方面的专业人员。我本人之前在阿斯利康公司就曾负责相关工作。
记者:这些专业人员主要做什么?
刘沁涛:阿斯利康是一家制药企业,当时我的研究领域主要涉及环境归宿、环境生态学、毒理学等方面,主要研究化合物在自然环境中如何降解以及会对环境和人体产生什么影响。
比如,对于内分泌干扰物的研究在上世纪90年代就已经开始,这类物质现在已经被加入欧盟化学品登记、评审及授权法规(REACH)清单,相关的还有农药法规、生物杀灭剂法规等。如果产品中含有一定量的这类物质,将不能通过合规要求并且很难在欧盟上市销售。
记者:这样的研究对企业有什么作用?
刘沁涛:这是一个前瞻性的研究项目,主要是帮助企业防范风险。这样的研究包括生产安全、产品安全、环境风险等多方面,虽然不能直接创造利润,但可以帮助企业合规并进行战略选择及决策。在欧盟,很多大公司会派专家加入相关工作组,共同进行研究,相关内容也会写入企业的社会责任报告。
企业领导重视安全和环境问题,建立相关企业文化,首先要合规,然后进一步提升标准要求,也就是比法规更严格。但是,这样的情况我在国内还没有看到,做得最好的也就是合规。这说明企业的防范意识还不到位,在安全、环境及社会责任方面的投资还不够。
必要的投入舍得不?
随着相关企业文化的建立,花在合规上的钱会越来越少
记者:尤其在当前经济形势不好的时候,企业可能更重视利润问题。在这种情况下,企业有时候也会对合规成本斤斤计较。
刘沁涛:一开始,国外企业也不理解,负责人也会问,能不能让合规成本少一点。但后来发现,随着相关企业文化的建立及工具的使用,花在合规上的钱会越来越少。
很多时候,要看企业领导怎么看待这个问题,是抱着长期发展的态度,还是赚了钱就走人?要想实现长期发展,总要开始进行合规工作,不能总是绕着走。否则,就可能会被竞争对手打垮,我也看到了这样的例子。
根据欧盟REACH法规规定,如果化学物质数量小于1吨/年,则无需注册。国内一些企业负责人就利用了这一条款,迟迟不进行合规注册。但有些规模相对较小的企业看到了其中的商机,率先完成了合规注册,并因此在欧洲市场实现了对前者的超越。
在环保方面也是一样。国内一家企业负责人曾问我,能不能找到欧洲最好的环保处理方法,否则企业就生存不下去了,因为国内的环保执法日益严格,处罚力度也在加大。但我注意到,国内一些企业的硬件配套已经很好,但还需要在软件上下功夫,光有先进的环保设备还不行,还需要提高人员素质。
怎么用管理工具?
培养相关人才,逐渐把安全管理当做核心工作,防患于未然
记者:企业该如何看待安全问题?
刘沁涛:在我以前工作的公司,安全就是工作。如果被发现下楼梯没有扶扶手,或者过马路没走斑马线,都会被罚。安全作为企业文化的一部分,已经深入人心并影响员工行为。我希望,通过一次次的事故教训,企业能够加强防范。事情真的发生了,根本逃不了,最关键的是做好事前防范工作,不让事故发生。
记者:在国内,邻避问题近年不断出现,化工企业如何与周边和谐相处?
刘沁涛:这也与执法能力相关,也就是要确保企业真正合规。解决好这一问题,最重要的方面在于,企业要重视并认真履行社会责任,贯彻责任关怀的理念,把安全环保放在重要位置,并使其成为企业文化。
在欧美,化工企业大多能够做到这一点。比如,道康宁公司和陶氏化学同在美国的一个小镇上,小镇居民对这两家企业非常尊重,小镇环境也很宜居。如果化工企业能够确保安全环保达标,对地方会有很多利好,而且能够带来税收和就业,也会受到当地居民的欢迎。
记者:国外企业很重视利用评估及管理工具来提高安全管理水平,但国内企业对此却有不同的看法,原因何在?
刘沁涛:对于化学品来说,有评估才能有判断。与欧洲化学品安全指南及REACH相关的安全和环境风险评估工具包括安全数据表、化学品安全评估及报告、环境暴露评估、工作场地化学暴露评估及化学品存放爆炸风险评估、消费者暴露评估等。
从流行病学角度来讲,不是今天暴露或接触,明天就能发病,有的暴露可能需要持续10年、20年后才会发现问题。我知道像杜邦这样的企业从上世纪90年代就开始进行工作场地流行病学研究,通过数据跟踪来看相关产品对工人健康的影响,这是企业前瞻性的表现。一旦出现相关指控,企业也能够拿出数据。
在国内,已经有中国版REACH,也就是《新化学物质环境管理办法》,还有危险化学品管理法规等,这是我国对在中国境内生产和进口的化学品进行系统管理的一系列法规。但我感觉,国内在有效使用安全评估方法及工具方面还有欠缺,也缺少真正懂安全环境的专业人员。
其实,有时国内外的企业都一样存在无知或侥幸心理,只是比例大小不同,这是一个逐渐改变的过程,需要从现在开始,慢慢做起来。一方面,希望政府部门能够真正重视起来,另一方面,也帮助企业认识及识别好的工具,培养相关人才,逐渐把安全环境管理当做核心工作,防患于未然,避免事故的发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