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独家特稿)解读“习主席的文化理念”系列专题   @2019年宣传经典套餐“10+30=1800”网媒炒作推广方案   @《自驾中国行》系列采风(行程图集)   @企业不能没文化!   @北京风痕文化传播:多媒体公关宣传/整合营销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行政事业单位报道 > 公检法/工商/税务

河南邓州-新华中路108号

时间:2019-08-12 10:15:00  来源:中国城市文化传播网  作者:张简

新华中路108号是我所在单位邓州市公安局的门牌号,我的生活被这个门牌号隔成了两段,一段是我已经消失的乡村生活,另一段是我现在正在消失的生活。

它是我进入后一段生活的一扇门。

在进入这扇门之前,我在乡村和学校间奔波,有时迷茫,有时也充满希望,对城市的向往也是模糊的。我居住在远离城市的乡村,在此之前,仅有的可以记起的进城经历,只留下对小城的浮光掠影般的印象,华丽说不上,只有陌生和不可亲近:这是别人的城市,我只是个远居乡村的过路人,这里的生活与我不相干,我不是参与者。在车站和街道上行走,脸上有事不关己的漠然和冷淡,或者写着对城市的戒备和隔阂。

但是,这是以前,是门外的生活。 但是,这是以前,是门外的生活。自从进入新华中路108号,街道还是那个街道,自己的感觉却是大不一样了,从到公安局报到起,我的户口落户到了新华中路108号,是一个集体户口,不仅是户口上的实际入户,还有精神上的安定感。对这个地方,对单位,我一直怀着感恩心理,不管有人曾经对单位有多少抱怨或遗憾,我是从这里开始,慢慢走进城市,认识城市,并融入城市的。不需要把热爱和感恩表现在口头上,相信每个人都会有如此的感情,我们的青春和热情都播撒在这里,这里记录着我们的奋斗、成绩、汗水,也记录着失意或惆怅,它的包容,使我们有充分的自信和动力。

那时候,公安局还没有搬迁到城东,还坐落在丁字口以西,邓州市最繁华最热闹的地方,东边紧邻电影院,白天,川流不息的行人和车辆从大门前来来往往,嘈杂的叫卖声也一度成为同事们的烦恼。经过改建的四层水泥灰色办公楼,囊括了局里的一半科室,站立在大门的东侧;西侧是三层的临街门面,上边的两层是刑警大队的办公室和退休的行动不便的几位老人住室;在大门口开辟了一间象征性的门卫传达室,如今那个传达室老人,当年曾被我们戏称为“门老”的,已经去世。院内尚有几棵高大的白杨树,夏季来临的时候,浓密的树叶阴影里有知了在叫,响亮的声音传遍公安局大院的角落。

到政办室(现在叫政治处)报到,接待我们的是副主任,那时的她有三十五、六岁的样子,穿着橄榄绿色的老式警服,紫红色领带,非常端正漂亮,微卷的长发扎成一个马尾,和当红主持人倪萍简直像姐妹。最惊叹的是她那一手好钢笔字,让几个同学赞叹了好久。不到十年,她却因病去世,不得不让人叹息。

由于住宅家属区和办公区的分割管 由于住宅家属区和办公区的分割管理,老院子建筑并不对称。连接着大门东边四层办公楼往北是一溜面西的两层楼房,我们私下成为“车库楼”,因为一楼是几个车库,用以停放局里数量可数的警车。110出警队也设置在那里,紧挨着车库,归口治安大队管理。那时漳州110出警模式刚刚在全国推行,变管理为服务的口号直冲云天。每天,不时看到响着警笛的出警车风驰电掣般地从公安局大门进进出出。

我曾呆过的分局刑警队和交警队,办公区都不在新华中路108号的公安局大院内,但并不妨碍我的归属感。公安局的会议室设在大门东边的四楼。还记得刚上班时的我们被选上台作为送花和颁发奖品的礼仪民警,应该也是一脸青涩。一茬茬新警充实了公安队伍,一张张年轻朝气的新面孔涌进来。互联网时代,有人说五年就是一个代沟,十年足以把人甩在时代后面。与时俱进、不断学习,是跟进时代的必须。二十年之后手写办案时代就过去了,无纸化网上办公已经普及。

2004年10月,我才真正回到公安局院子内上班,院子北边的面南向的四楼,是改造过的旧楼,楼梯的西边就是110值班室,说来也真和110有缘。与之对称的东边就是机要室。夜晚,偌大的院子里只有四楼的机要室和110在值夜班,连续不断的电话铃声常常要持续到深夜,才安静下来。机要室却是一贯的安静。

老局的办公楼是单面楼,站在玻璃封闭的局的办公楼是单面楼,站在玻璃封闭的面南阳台上可以对院子一览无余,阳光透过玻璃窗也可以洒进办公室内。进进出出的人从大院子走过,总带着些个人的讯息。有一位现在已经退休的老王队长不经意地笑着说:我在这个院子里呆了二十多年了,经历了五任局长,见过了好多得意和失意的人。人性是最靠不住的,人是最容易翘尾巴的动物。

想来人性都是有弱点的,其实还是缺乏足够的清醒。要知道,你的背后是新华中路108号,这个坚强的基石和平台。

新大楼拔地而起,位于城市的东区,是规划合理的新区。院子大了许多,大楼的主体设计前卫,是九层的双面大楼,办公条件改善了很多。院子里花草树木,绿荫成林,宽敞明亮。搬迁到新楼,精神状态为之振奋。记得2012年的一个星期天,我特意把老母亲带到我的办公室看看,她的眼睛不好,但还是能看到大环境的好。她连连赞叹,嘱咐我好好工作,能在这样的地方上班必须珍惜。

我在参与在第六次人口普查时,已经迁到了新局,派出所户口底页上还是没变,我们的集体户口依然是新华中路108号,在邮政系统的通信记录上依然如此。每天,门卫室会收到大大小小的快递包裹,还是那串不变的文字地址。

每天上班,偌大的院子里停满了车辆。前院是清一色的警用车,后院是上班人员的私人车辆。生活的变迁始料未及,私家车爆棚更是一大进步。

有时也会有这样那样的抱怨,但是这个单时也会有这样那样的抱怨,但是这个单位给与我们的不仅是养家糊口的薪水,更给与了自己的社会价值的尊严。

办公楼里的新面孔越来越多,当我们自以为成熟时,在旁观者眼里却是变老的开始。记不清从什么时候起,自己被新警称呼为阿姨了!

年终参加退休老同志年会,好多白发苍苍的老前辈都回来了。我坐在最后排服务,不禁有些感慨,他们也曾经年轻蓬勃,意气风发,有些在我刚参加工作时,正处盛年,如今也老态毕现,谁也抵挡不住时间的洪流啊。他们的现在就是我们的将来。

原来的公安局大院,真正的新华中路108号位置,现在已经变成了新的更加人声鼎沸的商业街,面目全改,再也没有了原来的影子。每每路过,总想起从前坐在那座老式灰色建筑里,夜晚的市声隐隐,如高山松涛入耳的日子。

不管世事怎样变迁,新华中路108号,是自己的在城市生存的“基地”,是成年后体现人生价值的地方,也是我们实现人生理想的良好平台。

感恩这个盛放我们大半生的地方。

最新信息

  本网讯 按照市委政法委和市中院、[详细]

推荐信息

  本网讯 按照市委政法委和市中院、[详细]
中国前沿资讯网 版权所有     京ICP备10039152号-2
郑重声明:本网页面构造与内容设置全部为自主创意,如有模仿或雷同将追究法律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