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十四五”圆满收官,“十五五”挥毫开篇。2025年11月16日,四川省法学会劳动和社会保障法学研究会换届大会暨2025年“数智时代社会法的转型与回应:理论创新与权益保障”主题学术年会在西南财经大学光华校区光华楼会议厅圆满举行。
本次会议由西南财经大学公共管理学院、法学院承办,四川大学法学院、西南交通大学公共管理与政法学院、西华大学法学院(知识产权学院)、西南民族大学法学院、成都理工大学法学院、四川省法律援助中心、《四川劳动保障》杂志社协办。来自政府部门、司法机关、省内外高校、企事业单位、行业协会、律师事务所等近200位理论与实务同仁参加会议。
本次会议设置开幕式、换届大会、主题演讲、专题研讨、闭幕式和圆桌论坛六个环节。

开幕式由四川省法学会劳动和社会保障法学研究会副会长、四川大学法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王蓓主持。中国社会法学研究会副会长、上海财经大学法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王全兴,四川省法学会党组成员、秘书长邓一村,西南财经大学党委副书记、纪委书记孙殿明出席会议并致辞。

王全兴副会长首先代表中国社会法学研究会对四川省法学会劳动和社会保障法学研究会换届大会和学术年会的召开表示热烈祝贺。王全兴副会长称赞,四川省法学会劳动和社会保障法学研究会为我国社会法理论与实践做出了重要贡献,涌现出一批知名学者,发表了诸多高质量学术论文,承担并完成一系列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与省、部级课题项目,多项研究成果获省级领导肯定性批示,在服务国家和四川省重大战略方面取得显著成就。
王全兴副会长提出,《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五个五年规划的建议》在“扎实推进全体人民共同富裕”“促进高质量充分就业”“加强产业工人队伍建设”等方面作出重要部署,为劳动和社会保障法研究与实践指明重点。要发挥劳动法、社会保障法、慈善法等社会法在三次分配中的重要作用,实现高质量充分就业对推进共同富裕、民生保障、提振消费、经济发展的关键作用,实现产业工人队伍建设对促进人力资源发展、推动高质量发展的重大意义。希望四川省法学会劳动和社会保障法学研究会同仁在章群会长带领下继续协同攻关,有组织、有规划地推进研究与实践,取得更大成就,在全国树立新的标杆。

邓一村秘书长表示,在全省上下深入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届四中全会精神、科学谋划“十五五”时期发展蓝图的重要时刻,举行四川省法学会劳动和社会保障法学研究会换届大会暨2025年学术年会,是我省劳动和社会保障领域学术圈、实务界的一件大事,对于推动新时代治蜀兴川再上新台阶具有积极意义。
邓一村秘书长肯定,四川省劳动和社会保障法学研究会自2010年成立以来,始终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紧紧围绕党和国家工作大局,在劳动法治理论研究、社会保障制度创新、法治人才培养等方面取得显著成绩,多次获评全省法学研究工作先进集体,章群会长获评“全国法学会系统先进个人”。十五年来,研究会成果丰硕,并与省内外、国内外相关学术机构、实务部门积极互动、联办活动,扩大了我省法学研究社会影响与学术声誉,为推动劳动与社会保障事业法治化、高质量发展提供了有力智识支持。
邓一村秘书长指出,当前我国发展进入战略机遇和风险挑战并存的关键时期。“十五五”规划明确提出“实施就业优先战略”“健全多层次社会保障体系”“完善工资合理增长机制”“强化劳动者权益保障”等一系列重大部署。省委十二届六次全会强调“促进共同富裕”“完善保障和改善民生体制机制,深化就业和收入分配制度改革,完善社会保障体系”。这些重大部署为深化劳动和社会保障法学研究指明前进方向、提供根本遵循。面对新形势新任务,劳动和社会保障法学研究会要立足四川实际,聚焦主责主业,在六个方面持续发力:一是坚持正确政治方向,深学笃行习近平法治思想;二是围绕“十五五”就业优先战略深化研究;三是服务多层次社会保障体系法治建设;四是助力完善收入分配制度法治保障;五是强化劳动者权益保障法治研究;六是切实加强自身建设。希望研究会新一届领导班子继续团结带领全体会员,把握“十五五”规划实施的重要机遇,开创研究会事业新局面,为劳动与社会保障法治建设高质量发展作出新的更大贡献!

孙殿明副书记代表西南财经大学,向莅临会议的各位嘉宾表示热烈的欢迎,向长期以来关心和支持学校发展的各位领导和专家表示衷心的感谢。孙殿明副书记表示,今天的西南财经大学,已经走过整整100年的办学历程。近年来学校“新财经”建设全面成势见效、取得丰硕成果,财经特色鲜明的世界一流大学迈出坚实步伐,“教育强国 西财有为”交出优秀答卷。站在新起点,面向“十五五”,学校将一如既往支持研究会建设与发展,也希望研究会把工作放在党和国家规划大局、教育事业发展全局中谋划和推进,扎根中国大地,立足学术前沿,回应时代需求,围绕劳动法典编纂、新就业形态劳动权益保障、多层次社会保障体系建构等重大理论与实践课题开展前瞻性与针对性研究,引领和繁荣四川省劳动和社会保障法治建设,为奋力谱写中国式现代化四川新篇章、奋力开创中国式现代化建设新局面不断贡献智慧与力量。
四川省法学会劳动和社会保障法学研究会理事会换届大会由四川省法学会劳动和社会保障法学研究会副会长、四川大学法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王蓓主持。

四川省法学会劳动和社会保障法学研究会常务副会长、西南交通大学公共管理与政法学院副教授、法律硕士教育中心主任邓君韬作研究会第三届理事会工作报告。报告表示,四川省法学会劳动和社会保障法学研究会第三届理事会于2020年11月28日选举产生,五年来,在省委政法委、省法学会坚强领导下,在全体会员共同努力下,始终围绕中心服务大局,贯彻执行中国法学会工作要求,牢记使命担当,扎实履职尽责,发挥智库功效,肩负起党和人民赋予的光荣使命,在新的历史起点上谱写新时代地方法学会事业发展新篇章。一是立法政策供给不断涌现,服务成效逐渐显化;二是理论创新成果丰富,学术影响持续扩大;三是学术平台持续加强,人才梯度稳定优化,章群会长获“全国实施妇女儿童发展纲要先进个人”“全国三八红旗手”荣誉称号、“西南财经大学章群劳模与教职工创新工作室”领衔人;四是智库咨询精准聚焦,实现在地高效转化;五是数字赋能基层治理,支撑保障大幅强化。未来,研究会将继续团结广大理论与实务界同仁,持续推动劳动和社会保障法理论研究与法治实践深化、创新,加强调查研究,积极协同攻关,不忘初心、牢记使命、孜孜以求,为奋力谱写中国式现代化四川新篇章贡献专业力量!
四川省法学会党组成员、秘书长邓一村宣读四川省法学会同意研究会换届选举的批复。
王蓓副会长向大会作关于换届选举工作的情况说明。大会审议并通过了《四川省法学会劳动和社会保障法学研究会工作规则(草案)》,选举产生四川省法学会劳动和社会保障法学研究会第四届理事会。理事会选举第四届理事会会长、副会长、秘书长、常务理事,选举西南财经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章群为会长。王蓓副会长宣布关于聘任第四届理事会副秘书长的决定、宣读研究会第四届理事会名誉顾问名单,研究会共聘任36位第四届名誉顾问。

四川省法学会劳动和社会保障法学研究会会长、西南财经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章群作《党建引领 守正创新 谱写新篇》主题演讲。章群会长首先代表研究会向中国社会法学研究会、四川省法学会、西南财经大学领导长期以来对研究会的指导、关心与支持表示衷心感谢,代表理事会向研究会全体会员、秘书处同志、志愿者团队表达诚挚谢意,代表新当选常务理事和理事向历届领导班子和全体成员为劳动和社会保障法治事业打下的坚实基础、做出的重要贡献致以崇高敬意。
章群会长表示,“十五五”时期是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关键时期,研究会必须因势而谋、应势而动、顺势而为。一是坚持党建引领,贯彻党的二十届四中全会精神,以更高站位服务国家战略;二是拥抱时代变革,积极探索发展新质生产力背景下的法律问题与因应;三是立足全球视野,构建适配中国国情的全球化人才市场法律体系;四是聚焦科技革命,构建中国式现代化进程中劳动与社会保障法学的自主知识体系;五是强化智库功能,锻造队伍力量,发挥研究会在法治建设中的支撑作用。
章群会长代表研究会宣读了对离任副会长的感谢信,深情感谢离任副会长们任职期间在理论创新与学术引领、平台搭建与交流促进、服务社会与法治实践、人才培养与薪火相传等方面的辛勤付出和积极贡献。希望离任副会长们继续关心支持研究会工作,希望研究会全体成员向榜样学习,共同努力不断推进劳动与社会保障法治事业。

四川省法学会劳动和社会保障法学研究会离任副会长代表王晓林发表演讲。王晓林副会长表示,研究会第三届理事会聚集跨部门人才,在章群会长带领下,充满热情,成果丰硕。自身担任副会长期间,聚焦主责主业,在知识水平与实务能力方面都大有提升。希望研究会同仁进一步聚焦“小切口”问题,提出有效对策建议,加强与企业等主体的联系,坚持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精进研究成果,提升研究实用性。

主题演讲环节由四川省法学会劳动和社会保障法学研究会副会长、西南民族大学法学院院长、教授贺玲主持。中共成都市委党校副教授赵乾作《党的二十届四中全会精神指引下工会数智作用发挥之思考》主题演讲。四川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劳动关系处副处长李毕作《四川省新就业形态劳动者权益保障情况、问题及对策》主题演讲。西南财经大学公共管理学院副教授谢鹏鑫作《新时代劳动关系的变化与劳动关系数智化治理》主题演讲。四川师范大学党委常委、统战部部长、四川省家庭建设研究院院长、研究员唐文焱作《构建保障妇女权益的治理格局新图景展望》主题演讲。成都市人才发展促进中心规划研究部副部长贾文作《汇聚四海英才 共创美好未来——成都市人才政策推介》主题演讲。重庆文理学院经济管理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重庆乡村振兴研究院副院长田书芹作《数智化转型中乡村人才振兴发展指数分析》主题演讲。成都市中级人民法院民二庭庭长杨芳作《赋能裁审衔接增效 提升纠纷化解质效——成都法院在劳动争议处理中的探索与实践》主题演讲。西南交通大学公共管理与政法学院硕士研究生何昕颖代表合作者杨一帆、何昕颖作《数智时代老年人健康权的社会法保障研究》主题演讲。

专题研讨分为三个单元。第一单元由四川省法学会劳动和社会保障法学研究会副会长、西南财经大学法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朱悦蘅担任主持人兼与谈人。四川省社会科学院硕士研究生周艳艳代表合作者冼志勇、周艳艳作《中国劳动法自主知识体系的建构》专题报告。西南财经大学公共管理学院硕士研究生林管涵代表合作者曹冬梅、林管涵、吴晶作《工业机器人如何重塑劳动力空间分布——基于流动人口城市选择行为的实证分析》专题报告。西南财经大学工商管理学院硕士研究生冯于芯代表合作者陈佩、冯于芯、黄晓玲作《“赋能”抑或“负能”:数智时代员工工作家庭关系的重构逻辑与干预策略研究》专题报告。

第二单元由四川省法学会劳动和社会保障法学研究会副会长、泰和泰律师事务所高级合伙人杨静担任主持人兼与谈人。西华大学法学院(知识产权学院)硕士研究生柴兰代表合作者柴兰、王黎黎作《新就业形态远程工作中工时制度的适用障碍与疏解》专题报告。四川省社会科学院硕士研究生穆静作《新业态人员职业伤害地方保障研究》专题报告。成都市新都区人民法院法官助理邹文君作《新就业形态下用工关系认定的实证研究》专题报告。

第三单元由四川省法学会劳动和社会保障法学研究会副会长兼秘书长、上海格联(成都)律师事务所副主任、高级合伙人姚文军担任主持人兼与谈人。泰和泰律师事务所律师助理裘骐骏代表合作者杨静、裘骐骏作《超龄劳动者工伤权益保障的制度困境与路径优化》专题报告。四川大学法学院硕士研究生周晨曦作《积极老龄化下超龄劳动者劳动权益保护的法律规制》专题报告。成都市锦江区人民法院法官助理郑冬扬代表合作者郑冬扬、郗伟、侯潇然作《我国法定解雇通知程序研究》专题报告。

闭幕式由四川省法学会劳动和社会保障法学研究会常务副会长、西南交通大学公共管理与政法学院副教授、法律硕士教育中心主任邓君韬主持。四川省法学会劳动和社会保障法学研究会副会长、四川省总工会法律工作部副部长张媛媛代表研究会宣读优秀论文评选过程和获奖名单。据悉,本次会议征集了来自全国各地,涵括高等院校、科研机构、律师事务所、政府及司法实务部门等单位的作者投稿。组委会围绕年会主题、问题意识、选题创新、文献综述、学术规范、论证逻辑等分项指标,最终评选出一等奖3名,二等奖5名,三等奖7名,优秀奖10名。

四川省法学会劳动和社会保障法学研究会副会长、四川省社会科学院《社会科学研究》杂志社社长、常务副总编辑郑文睿作会议总结。郑文睿副会长表示,党的二十届四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五个五年规划的建议》,对保障和改善民生作出一系列新的重大部署。本次年会聚焦“数智时代社会法的转型与回应:理论创新与权益保障”主题,既有对中国劳动法自主知识体系建构、妇女权益保障治理新格局等宏观问题的深入探讨,也有对劳动关系数智化治理、数智时代乡村人才振兴、老年人健康权保障、员工工作家庭关系、法定解雇通知程序等新兴、“小切口”问题的认真审思,还有关于四川省推进新就业形态劳动者权益保障、成都市人才工作创新做法等地方实践经验的交流分享,内容充实,精彩纷呈,体现出对党的二十届四中全会精神与“保障和改善民生”目标的积极贯彻落实,对“不断实现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愿景的持续努力追求。本次换届大会暨学术年会是一场倾注了岁月与各方心血、智慧的成功的盛会,宾朋满座,热情洋溢,传递着热爱与凝聚的力量,期待研究会在新的征程中,激发新的活力,展现新的风貌,取得更丰硕、更多元、更高质量的研究、实践和工作成果。“于道各努力,千里自同风”,期待与大家相聚明年盛会,共叙奋斗,共享喜悦!
11月16日下午,四川省法学会劳动和社会保障法学研究会立足新起点、新契机,针对扎实推进“十五五”时期工作开展圆桌论坛。圆桌论坛由四川省法学会劳动和社会保障法学研究会常务副会长、西南交通大学公共管理与政法学院副教授、法律硕士教育中心主任邓君韬主持。与会成员秉承“党建引领、理论研究、助力政府、赋能企业、普惠大众、培育人才”的办会宗旨,就“十五五”时期研究会工作规划和重点事项展开讨论、达成共识。
章群会长总结,我们身处一个波澜壮阔的伟大时代,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深入推进,新质生产力蓬勃兴起,全球化浪潮与科技革命交织激荡。劳动与社会保障法治事关亿万劳动者的尊严与福祉,事关社会公平正义与国家长治久安。“十五五”时期,既为劳动和社会保障法理论与实践发展提供前所未有的广阔舞台,也提出了前所未有的严峻挑战。研究会全体成员要更加紧密地团结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周围,以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届四中全会精神为遵循,按照中国法学会、中国社会法学研究会、四川省委政法委、省法学会提出的要求,坚守初心,加强思想淬炼、政治历练、实践锻炼、专业训练,携手并进,以深邃的眼光洞察时代,以坚实的步履丈量法治,我们必能在中国劳动与社会保障法的学术星空中刻下属于我们的璀璨印记,为构建中国式现代化的劳动与社会保障法治大厦,贡献我们应有的智慧和力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