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独家特稿)解读“习主席的文化理念”系列专题   @2018年宣传经典套餐“10+30=1800”网媒炒作推广方案   @《自驾中国行》系列采风(行程图集)   @企业不能没文化!   @北京风痕文化传播:多媒体公关宣传/整合营销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行政事业单位报道 > 规划/环保

重庆铜梁区“加减法”并用建设生态城市

时间:2018-06-11 16:18:56  来源:重庆日报 中国城市文化传播网  作者:

六月七日,从空中俯瞰铜梁区南城街道黄桷门村。这里环境优美,坚持不推山头,不填稻田,留住了“原生态”的山水乡愁。郑宇/

“心安处,即故乡”,对于定居铜梁多年的河南人李文智来说,宜居、包容的铜梁已成为他的第二故乡;而在苗木种植户陈贵虎眼中,宜业宜游的老家铜梁让其很是自豪。

让外来者“心安”,使本地人自豪,铜梁的魅力源于何处?

“我们既要建美丽之城,还要让城市充满活力、富有品位、温暖人心。”6月8日,铜梁区委书记唐小平在接受重庆日报记者采访时说,该区在城市提质中坚持生态理念,统筹考虑宜业宜居宜养宜游,不仅产业得以快速发展,还让城里人能“望山见水、记住乡愁”。

今年以来,铜梁已签约招商项目43个,签约金额245亿元。一季度,全区接待游客380万人次,实现旅游综合收入15.5亿元。

做好规划“提前量”不留遗憾

“现在的铜梁可说是‘城在景中,景在城中’,这与打好提前量有关。”今年63岁的李文智是铜梁城建部门的一名退休职工,多年来,他见证了当地城区规划和建设的细微变化,“从无到有,再从有到优。”

“老城区缺乏前瞻性规划,增加了提质升级难度。”李文智说,相比过去,在新建城区规划上,当地更舍得投入。以白龙大道为例,为合理布局公共活动空间,该区不惜多投入了几十万元,邀请知名专家上门进行高起点规划,如今,该道路沿线建成了10余个小广场、公园。

铜梁区规划局负责人介绍,该区正按照“空间开敞大气、功能配套完善、尺度舒适宜人、城乡共美发展”特色,打造宜居宜业宜养宜游之城。在规划中坚持“以人为本”“生态绿色”理念,充分运用“大数据”等技术整合信息,采取公开征集、多方案比选等形式,选取高水平设计单位,并邀请重大、川美等院校专家提供智力支持。

城市最终要服务于人。为此,铜梁在设计时强化了人性化、智能化设施的配套,以提高市民生活舒适性、交通便捷性,还整合了绿地系统、公共服务设施等20余项专项规划,做到一张图管理。此外,该区还坚持“最小干预”原则,充分尊重原始地形地貌,构建点线面结合、山水林田湖草良性互动的城市风貌,让城里人“望得见山、看得见水、记得住乡愁”。

两年来,铜梁先后完成了龙城天街、中南路与迎宾路交汇处等重要节点和片区的城市设计,目前正委托相关单位开展淮远新区、玄天湖、小北海等的规划设计,并按照《城区产业空间布局规划》,落实轨道交通制造、汽车零部件、新能源新材料等六大产业集群发展空间,统筹协调城市各片区和主要板块的互补发展。

用好“加减法”建设生态城

3平方公里城区扩展到现在的30多平方公里,铜梁用了20多年。在城市化进程中,该区通过在老城区做改造、治理的“减法”提升城市品质,在新城区建设中坚持“最小干预”原则做“加法”,保持绿色田园的原乡生态。

凤山公园位于铜梁老城区中心地带,一直是当地市民不可或缺的休闲场所,然而,随着城市发展,这里的游乐设施老化、园内乱搭乱建环境堪忧,已不能满足人们的需求和城市发展需要。为完善公园功能设施并对其进行提档升级,去年,该区城管部门与游乐场所经营者依法终止了租赁合同,今年6月,公园开始闭园升级改造,改造后的凤山公园不再安装游乐设施,将向市民免费开放。

去年以来,铜梁老城区还通过河道清淤、污染治理等消除了巴川河黑臭水体;通过脏乱差整治、增添健身设施、绿化升级等,改造城区7个老旧小区;开展雨污管网及易涝点改造,力争全面实现雨污分流;加强了背街小巷治理、公厕改建、裸露地面治理、老旧消防设施和棚户区改造等,促进老城区的有机更新。

在老城区做“减法”的同时,铜梁在新拓展城区不断做“加法”。唐小平认为,新城建设要敬畏自然、尊重山形水势,以最小的投入,做最小的改动,取得最好的效果,让城里人也看得见山、望得见水、记得住乡愁。

以淮远新区为例,该片区在保留原始地貌基础上,将从集流、径流、渗流、储流等方面构建海绵城市体系。而铜梁高新区则依山就势建设避免挖山填湖,有机整合道路绿化及厂区绿化。在全城绿化方面,近年来,铜梁引入160多个林木品种,打造“一街一树”绿化品牌,实现了多层次植物搭配、多样性绿化功能、多变的景观效果,进一步提升了城市品位。

随着生态城市建设深入推进,目前,铜梁已建成50多个公园、广场,人均绿地面积达42平方米,城区空气质量优良天数位居全市前列。一个以节点绿地、主干道绿化景观带、自然山体与水体等“点、线、面”绿化为依托,城市产业与生态相伴,自然野趣与现代化并行的生态城市框架日趋成型。

“刚性管理”和“柔性约束”并济

配电箱画上花鸟鱼虫,斑马线变成了彩色……近来,铜梁城区一些小细节的变化,吸引了市民的眼球,不少人在朋友圈感叹:“配电箱、斑马线也可以这样出彩!”

这只是铜梁城市提质工程中的一个缩影。今年4月起,该区着手对配电箱、垃圾桶等城市“五小”设施进行美化改造,目前已完成定制更换井盖110个,美化变电箱102个,铺设城区生态树圈1700个。

细节的改变,提升了铜梁的城市品位。唐小平表示,城市提质要从小处着手,习惯养成需要“久久为功”,这既要提升管理部门的水平,也要动员群众参与,要“刚性管理”和“柔性约束”并济,以压力倒逼管理者,以外力促使群众自发维护环境,最终实现城市品质提升。

“为提升管理水平,我们全面落实了‘马路办公’。”铜梁区城管局负责人介绍,为实现城市的“刚性管理”,他们将办公室设在马路上,让工作人员走进街头巷尾,主动巡查环境整治、园林绿化、设施维护等情况,直面管理中的问题。近两个月来,铜梁城管部门共开展“马路办公”382余次,发现问题463余个,已解决421个。

管理的“刚性”,体现在铜梁重拳整治乱停乱放、乱排乱倒、乱扔乱丢、乱搭乱建、乱贴乱挂、乱种乱养等突出问题上。去年,该区共整治违法建筑约13万平方米。下一步,该区还将建立智慧城管指挥中心,形成统一的城市管理工作体系,建设城市管理案件派送处置中心,确保在2020年前基本消除建成区存量违法建筑。

以潜移默化的“柔性约束”促良好习惯的养成,则是铜梁努力的另一个方向。“阿姨,我们要共同维护好环境哦!”近日,青年志愿河长们来到巴川河向市民宣讲水环境保护知识,并沿河边步道巡查,清除沿线垃圾。目前,铜梁共有333名青年志愿河长,每周他们都会定期开展护河巡河行动,通过自身行动带动他人,为保护良好水环境做贡献。

“城市应是有品位、有温度的。”唐小平说,城市提质的最终目标是打造有机的城市生态综合体,提升整体市民素质。下一步,该区将继续鼓励扩大志愿者、文明劝导队和社区义工队伍,从习惯养成入手开展日常引导,从影响、改变自己到影响整个家庭和社会群体。

最新信息

  大同市坚持园林绿化高起点规划、[详细]

推荐信息

  大同市坚持园林绿化高起点规划、[详细]
中国前沿资讯网 版权所有     京ICP备10039152号-2
郑重声明:本网页面构造与内容设置全部为自主创意,如有模仿或雷同将追究法律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