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网讯 1998年的特大洪灾,引起了全社会对森林保护的高度关注。为从根本上遏制生态环境恶化,保护生物多样性,促进社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党的十五届三中全会明确提出了加强天然林保护工作并组织实施具有划时代意义的,庞大的天然林保护工程,影响了全球,有效保护和改善了我国的生态环境。
生态林业建设,促使了生态公益林面积的不断扩大。我国现有集体公益林地约15亿亩,占全部集体林地的60%左右。在广东,2013年提出将生态公益林面积由5815万亩增加到6215万亩,占林地面积的比例由35.3%提高到37.7%,并力争到2017年达到8000万亩,届时比例达到48.6%。
南方是一个以集体林为主体的地区,大部分地方“七山一水两分田”,林区居住的人口多、人均耕地面积少,农民的生计对林地依存度高。同时,有着水热资源条件好、物种丰富的得天独厚自然条件,林木及林下植物速生丰产。
随着生态公益林建设的大力推进,一个涉及民生和可持续经营的问题逐步显现。政策上的一个“禁”字,让林农失去了森林经营的愿望,失去了对山的依靠。在经济相对发达的广东,目前仍然有年均收入不足3000元的贫困村2500多个,超50万户,224多万人。对一个农民还普遍贫困、生存没有解决好的国家,即使在政府财政补贴较高的广东,每亩每年22元的生态公益补贴也可谓是杯水车薪。如果政策上不解决好面积庞大的一般生态公益林林地的保护和合理利用问题,我们就忽视了最草根的林区农民生存和利益,也就是忽视了我们常挂在嘴边的“三农”问题的解决。目前,生态公益林经营的状况是除了一“封”了之,其它就是政府包办的事,林农不愿参与经营,归根到底是政府忽视了他们的生存需要和根本利益利益。而由政府主导的荒山造林,“以绿为主”,求速度的指导思想,采用的多是粗生、速生的品种,造成了林木严重缺乏质量,生物多样性匮乏,林地缺乏长周期经营价值。林农的坐视不管,年年造林不成林的情况比比皆是。
我们没有读懂生态与经济的关系,忽视了森林创造财富潜力的多功能森林经营欧洲经验,应当把培育林木副产品和高价值立木融入森林生态系统的生命过程。在满足生态需求的条件下,很自然地通过非木质林产品和适时适度科学采收立木获得收益,同时也始终把生态系统的活力维持在最佳状态。因为达到成熟阶段的那些立木,生命力衰退,继续留在森林里会抑制幼树生长。这个道理,如同一个社会机构要退休老人、补充新人一样。基于对破坏性利用的恐惧,我们的政策走到了另一个极端,就是宁要生态、不要经济。这样的政策带来的必然是森林资源的非财富化、低价值化,而生态也要不来。
要建设和保护好生态公益林,仅靠政府的一厢情愿和“高压”等行政管制不是明智之举,也是不负责和不可持续的行为。只有好的政策引导、充分尊重农户意愿和给予资金、技术的支持,才能让农民唱好山歌,才能建设成惠及当代、造福子孙生态公益林,从而实现可持续经营。我国的森林资源如果按照科学经营 30 年,就可以在国土上造就一个丰厚的森林财富层,由它产生的绿色 GDP,不一定低于工业革命。
为探索和解决南方集体林区生态公益林可持续经营的技术问题,2002年国际热带木材组织(ITTO)开始资助广东省林业科学研究院开展“旨在提高生态和经济效益的热带次生林经营研究与示范”, 2012年科技部科技支撑项目又支持了广东省林业科学研究院提出的“南方集体林区生态公益林可持续经营研究与示范”( 2012BAD22B05),与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北京林业大学、浙江农林大学、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华南农业大学等院校共同组成科技攻关团队开展研究与示范,从政策和技术层面研究了南方集体林区生态公益林可持续经营问题。目前,已在广东、福建、浙江、湖南等地建成试验示范基地300公顷,初步摸索出林农能广泛参与,且适合我国南方集体林区生态公益林可持续经营的技术方法。该技术突出强调了森林经营的短、中、长期生态和经济效益的兼顾,充分考虑了满足林农在短期内获得经济收益的迫切需要,减轻他们对砍伐林木的依赖,进而达到保护生态公益林的目的。在广东紫金柏埔社区,我们做了一个采用地带性乡土树种+珍贵树种+非木质产品物种的示范,在水肥条件较好的山下坡、阳光充足的道路两旁种植当地具有优势的油茶、山楂、山苍子、桃树、李树等非木质产品经济物种。第3年油茶、桃、李就开始挂果,5至6年能进入盛果期林农每年每亩能获得500元以上的收入。黄花梨、沉香、檀木、樟树、格木等树种珍贵树种,能使长周期经营的生态公益林拥有巨大的增值空间。实践证明,只有顾及林农的经营模式才能调动林农的热心参与,才能有效保护生态公益林,从而实现可持续经营。(作者系广东省林业科学研究院总工程师,二级研究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