节会与文艺演出几乎算得上一对“孪生兄弟”。节会遍地开花之后,越来越多不计投入、不讲效益的节会演艺活动,尤其是晚会,因其铺张浪费或浮皮潦草而广受诟病。已经31个年头的中国洛阳牡丹文化节(即洛阳牡丹花会),用一场名为《花开中国》的文艺演出向人们说明他们对此有所思,并试图有所为。
《花开中国》的有所为,或许在于两点:一是它的文本创意,主体部分以《洛神赋》、《木兰辞》、《将进酒》、《牡丹记》等四大文学名篇为支撑,进行舞台艺术创作。尽管它的主要艺术形式,仍是常见的音乐、舞蹈、诗朗诵等,但文学名篇彪炳千古的深厚底蕴、连接地气的贯通脉络,让这台演出脱了拼盘杂烩的窠臼,成为一个可以让观众回味的整体。二是它驻场演出的设想。如果只是一个焰火晚会般的拼盘,难免只能成为让公众心疼资帑的一次性浪费。但一台自成脉络的舞台作品,却有了长期保留、反复演出打磨的可能。《花开中国》以当地文艺院团为主演,意图在首演之后,能常年驻场演出,低价惠民。
在艺术和市场的不断打磨中,《花开中国》还有提升的潜力:以创意胜投入,不仅使文艺演出摊薄成本、杜绝浪费,而且成为牡丹花城一件有代表性的艺术品。这个愿望最终能否实现,尚有待时间的检验,但它至少提醒人们,对泛滥的节庆文艺演出应该有所思、有所为。离靡费远了,艺术离群众才更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