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网讯 据人民网消息:近闻,有个单位的一名同志向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督导组汇报成果,说本单位有一领导十年来找部下谈心多达3268次。督导组的同志反问道:“这个数字是怎么统计出来的?”汇报者一脸尴尬,半天说不清楚。
福建日报李长柱撰文:
尴尬是当然,说不清楚也不奇怪——领导找部下谈心是日常性、经常性工作,很难做到谈一个记一个,一个都不漏,更不可能身边带个专职记录员,谈到哪记到哪,谈到谁记到谁。汇报工作、总结经验,当然少不了数字,但类似领导谈心十年多达3268次这样的数字,详尽、具体到一次不落,不免让人生疑。
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要取得扎扎实实的成效,让群众感受到活动带来的新气象,就要解决一个又一个群众关切的问题,各单位要把精力用在解决问题上,而不是花在琢磨数字上。
事实上,如此玩数字游戏,是汇报浮夸风,是形式主义之表现,正是教育实践活动所要反对、要根治的。汇报者要本着实事求是的态度,挤干数字里的水分,留下实实在在的干货;听汇报者要耳聪目明,善于识假,敢于打假,让数字造假者遭遇尴尬。如此,数字浮夸就没了市场。
长江网网评员王鸣镝评论:
群众路线是我党的“传家宝”。近年来,各级政府领导干部纷纷走出机关“大门”,走进了群众的“家门”,让群众路线取得了可喜的成效。然而,一个领导10年找下属谈话3268次的“数字大戏”,着实让人瞠目结舌,更难逃“形式主义”之嫌。
单从这组数字来身来看,10年3268次,平均每年326.8次,一年总共才365天,除去节假、双休,实际工作日只有250多天,那就意味着这位领导每天都要跟下属谈话一次甚至是两次以上。且不说每次谈话时都要有人记录,“十年如一日”不间断记录在案更让人“叹为观止”,如此精确的3268次也难免让人生疑。试问,是该部门同志实在是问题太多,需要领导每天逐个“提点”?还是这个领导实在工作太闲,每天都有时间找人谈话?试问10年多达3268谈话记录的领导,是找人谈话多呢,还是服务群众的时间多?即为总结成效却又“自相矛盾”的汇报,不是自欺欺人、自扇耳光吗?综上所述,10年3268次的谈话记录,显然是个假数据。而不论是谁“不动大脑”导演了这场“数字大戏”,连公众都觉得脸红。
众所周之,只要是汇报材料都免不了事前准备的。作为汇报人都多为部门领导。不管汇报材料是下属准备还是领导自创,都难逃“敷衍了事”之嫌。而对连督查检查都不屑一顾的单位,又怎会脚踏实地的做好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若实在是领导太过大意的无心之失,以难逃“急功近利、好大喜功”之歉。才有了督查组人员反问时,汇报者的一脸的尴尬,的确,虚假被当场被戳穿怎能不脸红,而连汇报者自己都不知来由的数据,又能代表什么?数字浮夸的不切实际,还是汇报浮夸的形式主义,这一切都与其主题即群众路线显然“背道而驰”,而这“数字浮夸”更如一记重重的耳光扇在了浮夸的官员身上。
这种不切实际的“汇报浮夸风”,更为如何践行好群众路线教育实际活动拉响了警钟,唯有督查组深入实际,明查暗访,切勿走过场、图形式,才能给官员形成“压力”,戴好“紧箍咒”。而作为领导干部也好,普通公职人员也罢,唯有脚踏实地、勤政廉洁,无私奉献,切实做到“情为民所系,权为民所用、利为民所谋”,才能经得起党和人民的检验,才能获得群众的信任与尊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