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制太长毕业太晚造成大量“剩男剩女”?广东省政协委员、广州军区总医院政委黄艳儒提交提案,认为整体学制太长导致学生毕业太晚,造成适应社会慢、婚育压力大等诸多不便。他建议,将现行的小学到高中的12年学制缩短为9年,这样19岁就可以大学毕业,可以更早地规划人生。
“剩男剩女”已从社会个别现象成为社会普遍问题,这一现象的存在,往小了说影响个人对幸福的体验与感受,往大了说影响社会的稳定与和谐。作为广东省政协委员,想为解决这一问题出谋划策,也是责任所在,值得肯定,但是黄艳儒委员提出的解决办法,笔者却无法认同。
按照黄委员的观点,社会出现“剩男剩女”的主要原因就在于教育学制过长导致学生进入社会太晚,适应社会太慢,毕业时已近晚婚年龄,工作与婚恋难以兼顾,等到工作基本稳定时,也成了大龄青年,从而产生了大量“剩男剩女”。而如果缩短学制,比如把现行的小学到高中的12年学制缩短为9年,这样19岁就可以大学毕业,可以更早地规划人生。
现行学制导致学生大学毕业以后就进入婚育年龄这是事实,但是却不等于说缩短学制就能解决“剩男剩女”的社会问题。因为在很大程度上来说,“剩男剩女”主要不是年龄上的“剩”,而是现实条件和择偶心理上的“剩”。不管是我们的所见所闻还是一些关于婚恋方面的调查研究都证明,现代社会的“剩男”群体,主要集中在一些农村地区学历偏低,收入偏低,条件偏低的“三低”单身男青年;而“剩女群体”则相反,主要集中在城市学历高、收入高、条件高的“三高”单身女青年。但不管是“三低剩男”还是“三高剩女”,导致他们剩下的原因,显然都和年龄没有太大关系,而和他们所处的地区,所拥有的身份、工作、收入以及择偶观念等等关系更加密切。
从这个角度来说,黄艳儒委员给出的解决“剩男剩女”的办法,显然是找错了靶子。在笔者看来,正确的解决办法,一是通过发展地方经济水平,教育条件,改善就业环境,提高工资收入等等,来帮助“三低剩男”缩短与“三高剩女”之间的距离;二是通过积极的教育引导,帮助“三高剩女”改变错位的,唯物质论的婚恋观和择偶观。当双方之间的现实差距缩小了,“剩女们”的择偶要求也现实理性了,则他们结合的机会也就大了,“剩男剩女”的总体数量自然也就少了。
另一方面,教育学制也不是想缩短就缩短,想延长就延长的,它必须是符合科学常识和教育规律的,而为了减少社会上的“剩男剩女”就把从小学到高中的12年一下子减少3年,这是否符合科学,符合教育规律,也是一个问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