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网讯(杨成慧) 今年3·15晚会的主题是“共治共享,放心消费”,聚焦产品质量、售后服务、互联网消费等领域,曝光行业内幕和消费“潜规则”。( 《中国财经报》3月16日)
晚会曝光的镜头让人很不淡定,部分画面更是让人有种高度不适感。从医疗垃圾里看出“产业”到用化学品给鸡蛋“化妆”,从公然挂靠资质证书到要钱更要命的“714高炮”,从防不胜防的骚扰电话到售后服务的明修暗骗等等,都让人叹为观止,对这些不良商家的行为感到气愤不已,捏起拳头想出来做“打假”的勇士。
商场如此,官场又如何呢?是不是还有人在私下篡改年龄,是不是还有干部在“数字”扶贫,是不是还有领导干部在搞小团伙拉帮结派不老实忠诚?事实上,就像3.15晚会每年对违法商业行为的曝光一样,各地纪检监察部门也不定时的在对当地的公务行为进行约束惩处。只是商场的阴暗角落活跃的是一众无良商家,而违法乱纪的舞台上则是一些胆大妄为者在蝇营狗苟。
这些经不起“打假”的党员干部,不管是隐藏着假学历、假文凭、假论文,还是假年龄、假政绩、假忠诚,都无非一个目的,就是“升官发财”。这些人往往早已忘记了公仆前的“人民”二字,更不愿意真正创业干事。相反,他们眼里只有权力,心中只存效益,想方设法让官位“变现”,千方百计弄假成真。这些官场的造假行为,不光缺德,更是违法,让群众危险,让事业危机。
真的假不了,假的真不了。近年,随着党内法规制度的不断健全,全面从严治党不断深入推进,反腐败斗争呈现压倒性胜利。当权力的笼子越扎越紧、越扎越密时,那些心中有“鬼”的干部脆弱的神经一定绷得很紧,生怕哪天被“点名”,一不小心上了“曝光台”。与其这样坐立不安,惶恐终日,还不如一早就了了任性用权的心,毕竟“伸手必被捉”,纪检监察部门可不会非等到“3.15”才给你送来“意外惊喜”。
同时,严管即是厚爱。对已经走上歧途的干部绝不心慈手软,要不少打一板子,但对正在“宦海”前犹豫,意志不坚左右不定的干部,要及时“敲打”,祛其私,还其公,用对人民的初心换取求真务实的业绩。每一名党员干部都经得起“打假”,我们伟大梦想的实现才会更有希望没有水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