消费升级的席卷而至,对个体而言,是一次消费生态的转变,从半主动承接产品和服务,转向全方位体验式的消费互动。
这种发端于内心的真实诉求,随着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深入推进,引发了政府、企业和社会对于品质的全面思考。
近期,国务院总理李克强在政府工作报告中再次强调,要适应把握引领经济发展新常态,坚持以提高发展质量和效益为中心。
与此同时,随着中国制造向中高端的“中国质造”迈进,企业也迎来了一次检验品质内功的大考。其结局异常残酷,胜者引领行业,败者淘汰出局。
消费者心中的“品质”担当,花落谁家?
当前,消费者对品质的真实诉求,从市场和客群的选择来看,已青睐于始终坚守从C端到C+进行产品和服务迭代的品牌。
这种从深度和广度构建起品质升级生态闭环,使得制造业价值链条和创造价值的过程发生根本性地变化,在作为所在行业品质标杆的星河湾、华为和格力电器身上表现显著。
他们的共性在于,以品质作为发展方向,坚守自主创新并创领产品风格,从而形成了品牌和产品的独有品质标识,成为推动“中国制造”向“中国质造”转变的催化剂。
值此行业洗牌期,为促使企业实现稳中求进,创立代表国家形象向世界发声的品牌。我们选取消费者心中的“品质”领袖企业:星河湾、华为和格力电器进行全景式解析。
星河湾:好房子,全品质
走过“黄金十年”的房地产行业,在消费升级的关键期,迈入利润下滑的后地产时代,呈现出低质“存量”、高质“缺量”的市场格局。
其诱因是长久以来行业高速发展中,部分房企在产品和服务构建中的品质错位。虽花费精力研究产品,却未完全意识到住房消费正向多层次、个性化、高品质方向转变。
成立“星河湾学院”,缔造行业标准的星河湾,对客群诉求从“住好房”向“创领优质生活方式”转变有着深刻的洞察,已在园林、户型、物业等多个方面实现了突破创新。
同时,从居住本质出发,创办“星河湾生活学院”,用心研究文化、艺术、教育等提升精神生活的要素。构建起生活、艺术、文化等“泛配套”,为客户创造出附加的外延价值。
这种兼具产品硬件和品牌软实力构建的“全品质时期”,对居住从改善转为长住性功能升级诉求的当下,既是黄文仔向业内“多造好房子”的呼吁,又开辟出一条多维度的产品升级之路。
以用户为核心,坚守“舍得、用心、创新”的产品观,便是品质的初心。星河湾推动住宅回归生活本质,优化行业生态的努力,必将推动地产行业进入全新的品质时代。
华为:品质创新出海
手机作为普遍消费品,行业成熟度很高,技术已处于共享的态势。由此在激烈的客群争夺战中,精准细分成为手机企业突围的方向。
手机行业中,长久以来受“以量求生”观念的影响,很多企业会将着力点放在渠道的构建和扩容上,以此谋求市场规模和业绩提速。
但渠道红利受限于客群基数,在攀升到一个顶端后趋于稳定。到那时忽视品质的规模化,往往会成为压垮企业的最后一根稻草。
华为在手机行业低调了很多年,不过度宣传而是重视技术积累。创始人任正非抓住了手机发展的本质未来——品质,创造了“一机难求”的盛况,实现了中国品牌的品质出海。
回归到产业本身,无论行业接近饱还是迈入蓝海,企业生存发展的本质仍是—抓住消费者痛点,完成产品品质的创新型变革。
格力电器:完美“中国造”
2016年工匠精神首次登上政府工作报告。此前,习近平总书记提出,要实现“中国制造向中国创造转变,中国速度向中国质量转变,中国产品向中国品牌转变”的要求。
在此背景下,政府提出了“国家品牌计划”,迫切要建立起一批能代表国家形象在世界发声的品牌,来实现“中国造”的制造业复兴。
25年专心自主研发的格力电器,为了让每一台空调达到完美,持之以恒做好每个零件的细节,将偏差做到最小。
一台1988年5月1日产的格力空调,用户使用了23年。而据业内数据,空调的使用寿命一般为8年。
提出“质量世界第一”的董明珠,带领一直坚守着在技术创新能力上不断突破的格力电器,在传承工匠精神打造卓越产品的同时,也诠释出了舍得的价值。
此次,对星河湾、华为和格力电器的细致解读,是对品质的重新聚焦。希望借此丰满各行各业对产品力提升的理解,用产品的“品质”担当承载消费者对优质生活的希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