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独家特稿)解读“习主席的文化理念”系列专题   @【已钜惠五年!】2020年宣传经典套餐“10+30=1800”网媒炒作推广方案   @《自驾中国行》系列采风(行程图集)   @企业不能没文化!   @北京风痕文化传播:多媒体公关宣传/整合营销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企业新闻 > 特产

土特产如何“跳”好现代舞?

时间:2013-05-08 10:51:40  来源:中国赣州网-赣南日报  作者:黄崇发 陈海鑫

土特产商机无限

最近,乘着天气晴好时机,安远县车头镇黄陂村“粉皮丝大王”林贵祥一家人忙个不停,县城一家土特产专卖店刚把150多公斤粉皮丝运走,又接到4个电话催着要赶紧再发货。安远粉皮丝是赣南客家著名土特产,林贵祥就是靠生产粉皮丝,几年时间便建起一栋小洋房,还购买了小汽车。

安远县城的土特产品店有十几家,超市柜台上也摆放着包装好的当地土特产。“食用菌、粉皮丝、茶油等地方土特产,不仅当地人爱吃,还受到许多外来游客的喜欢。”经销户赖小华说,他每年仅销售蜂蜜、茶油就有两三千公斤,收入逾10万元。

土特产缘何如此受宠?在连锁店和方便食品充斥的今天,人们在享受便捷服务的同时,生活越来越趋于同化。土特产品由于具有地方特色,受到广大消费者的青睐。一名经销商告诉记者,安远的土特产受宠关键在于有“土”味。基于得天独厚的自然资源,食用菌、茶油、蜂蜜等土特产均产自天然,或为有机、绿色生产,让人食用更放心。同时,粉皮丝、番薯干等土特产具备客家特色,在制作方法上展示出客家人的独到之处,颇具吸引力。

亟须破解的瓶颈

然而,当食用菌、粉皮丝、茶油、番薯干、蜂蜜等地方土特产在本地市场风生水起时,在县外市场却反应冷淡。记者在安远周边县、市发现,安远土特产在市场上少有。

土特产受宠,为何商机无限的安远土特产却打不开县外市场呢?安远县一些业内人士认为,造成县外市场冷淡的主要原因有三方面。

首先,加工、生产规模受条件限制。同县外一些土特产相比,安远土特产大多数仍停留于手工作坊、小规模经营,形成不了规模效应。如安远粉皮丝,按照传统的制作技艺需要手工制作,而家庭作坊式的生产环境及繁琐的工序,必定使其产量受限。

其次,没有统一的生产标准和工艺,品牌意识不强。香菇、粉皮丝、茶油、番薯干、蜂蜜等土特产大部分属于群众自产自销,没有统一的生产标准、工艺及流程。

再者,产品营销理念滞后。在当今信息化社会,再好的产品也需要包装和推销。安远土特产较少注册有商标和进行持续、深入的宣传推销,所以也只能是“养在深闺人未识”。

让传统产品插上品牌翅膀

面对新形势,安远土特产业该怎么发展,才能走出县门?作为蜂蜜的主产区,安远县蔡坊乡对此进行了探索。

蔡坊乡现有养蜂户120余家,年产天然蜂蜜达4万公斤。但是,每年的蜂蜜并没有给当地蜂农带来多少财富,他们经常为蜂蜜销路发愁。一年前,该乡组织100多户蜂农成立了养蜂专业合作社,采取商标、标准、包装、价格、运作等“六统一”模式,当年实现产值200多万元。同时,该合作社还在媒体上宣传推介产品。这样一来,该合作社生产的蜂蜜远销至南昌、浙江等地。

专业人士认为,要让安远土特产走得更远,成为群众增收致富的重要渠道,就得做到三点,一是政府要对土特产发展给予资金、政策扶持,引导组建相关协会;二是强化商标意识,对产品的外观、包装等进行精心设计与包装;三是加大宣传推介力度。

如今,安远县相关部门正着手加强引导和政策扶持,对土特产加工户在资金、税费、厂房建设等方面给予大力支持,做大做强土特产业,促进群众增收致富。凤山乡东河村粉皮丝加工专业户陈玉明获得了近30万元的信贷资金,引进专业生产机械设备进行工厂化生产,注册了商标,把粉皮丝销往外地。

最新信息

  本网讯 看到硕果累累的扶贫红蜜南[详细]

推荐信息

  本网讯 看到硕果累累的扶贫红蜜南[详细]
郑重声明:本网页面构造与内容设置全部为自主创意,如有模仿或雷同将追究法律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