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国家督学、山东潍坊中学校长 王伟
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建设教育强国是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基础工程,必须把教育事业放在优先位置,深化教育改革,加快教育现代化,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对于学校而言,教育的现代化离不开办学条件、教学设施的先进与一流,但更离不开、更重要的是学校文化的现代化。作为“以文化人”主阵地的学校,教育与文化一体两面,密不可分。教育方方面面都蕴涵着文化,文化也时时刻刻影响着教育。教育现代化的最佳状态,就是通过一个个或有形或无形的饱含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行为让学生在不知不觉中得到教化。
加强文化建设,彰显中华民族文化自信力,学校责无旁贷。季羡林先生说过:“西方有人认为中国到二十一世纪初叶将成为经济大国,甚至是军事大国,其实中国从本质上说是一个文化大国,最有可能对人类文明做出贡献的是中国文化,二十一世纪将是中国文化的世纪。”寥寥数语,蕴含着无比的文化自信。在5000多年文明发展中孕育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积淀着中华民族最深沉的精神追求。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指出,文化自信是更基础、更广泛、更深厚的自信。学校作为人类文化绵延传承的主动脉,熏陶世人的主阵地,应该充分彰显中华民族文化自信力,大力加强优秀传统文化教育,“形成一个学生愿意学习优秀传统文化,愿意体验优秀传统文化,愿意交流优秀传统文化的环境。”
围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确立核心文化是学校文化建设的根本。一提到学校文化,人们就会自然地想到物质文化、制度文化、精神文化,还会想到课程文化、课堂文化、管理文化等等诸多方面。但是物质不等同于物质文化,制度不等同于制度文化,课程、课堂、教室等等莫不如此。这些,只是学校文化大树上的繁枝密叶,核心文化才是树的根基。学校是育人的地方,只有明确了核心文化,才能解决“培养什么样的人”的问题,才能让广大师生明白“到何处去”。没有了核心文化,一切都将成为无本之木,难以生存。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当代中国精神的集中体现,凝结着全体人民的共同价值追求,理所应当成为核心文化的引领方向。弘扬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加强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社会主义教育,把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教育全过程,贯穿于教育各领域,落实到教育教学和管理服务各环节,覆盖到所有学校和受教育者,让核心价值观的种子在全体师生心中生根发芽,将是当前和今后教育教学所面临的根本任务。
“外化于行”易,“内化于心”难。学校文化建设最重要的恰恰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内化于心”。一所学校,只要有了资金支持,一两年的时间就能够“旧貌换新颜”;如果需要,一两天的时间就可以做到让“每一面墙壁都开口说话”,标语、口号满校园。但“把自己的思想装进别人的脑袋”是世界上最难的事,因为文化建设是在塑造一个人、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灵魂。“国无德不兴,人无德不立。”破解“内化于心”难题,首先要解决“培养什么人”的问题,根据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需要,明确办学理念、培养目标、办学目标,以及校风、教风、学风等,构建起完整的学校隐性文化体系;其次是解决“怎样培养人”的问题,通过德育、课程、课堂、管理等学校教育的全覆盖,让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潜移默化中实现“内化于心,外化于行”。
彰显传统文化软实力、讲好中国故事,学校文化应该成为教师、学生永恒的信念进而成为学生一生的滋养。“忠厚传家久,诗书继世长。”优秀的学校文化彰显的是核心价值观的生命力、凝聚力、感召力。人生旅途漫漫,社会风云变幻,有着永恒信念支撑的人才会岿然不动。德国诗人里尔克说,“一棵树长得高出它自己”。一棵树怎么可能高出它自己?树的高度是有限的,但文化的高度却无法衡量。学校文化所体现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有一种高度与厚度,它不是知识的量的积累,而是精神与智慧的提升。在这个不断技术化、物化或者功利化的时代,核心价值观所具有的永恒价值会成为师生永远的坐标,引领着他们仰望星空。这时候,学校文化不再是停留在纸面的教条,它们通过教师的一言一行、一举一动成为鲜活的学校文化的“代表符号”,成为影响学生一生的宝贵精神财富。
“新故相推,日升不滞。”教育是今天的事业、明天的希望。教育家林格先生说:“教育者有一种情怀,叫守望。‘守’的是心态,是经验,是中国文化力量,是人格力量;‘望’的是未来,是前途,是世界,是孩子内心期盼的那种像母爱一样温暖的眼神。”作为学校,最应“守望”的应该是文化,因为文化可以影响一个人的思维方式、价值趋向,最终影响一代人、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梦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