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之立大事者,不惟有超世之才,亦必有坚忍不拔之志——苏轼
本网讯 巍巍大别山,群峰绵延,丛山竞秀;悠悠举水河,迤逦而来,奔腾不息。在大别山南麓有一座历史文化名城,如今已是闻名于世的杜鹃花城——麻城。这里是麻姑故里,革命圣地。在这块3747平方公里的红色沃土上,锻造了一支坚持“以人为本,为民解困,为民服务”的民政干部队伍,他们认真履职,求实创新,乐于奉献,以新的业绩树立起新时期民政工作创新发展的里程碑!而更让老区人民深感骄傲,让民政干部引以自豪的是这支民政干部队伍的领头人。
他,就是连续两届湖北省人大代表、中共麻城市委委员、麻城市民政局局长郑立新。
现年50岁的郑立新身材魁梧,微黑透红的方正形脸膛上,一双浓眉大眼折射出智慧之光,眉宇间透着难掩的真诚与正气。参加工作30多年来,他无论身处哪一岗位,担负哪一重任,始终做到扎实工作,为人实在,为官清廉,民生至上,百姓为先,以踏踏实实的言行和实实在在的业绩赢得了老区干群的良好口碑;熟悉和了解他的人都觉得他是个干大事的人,似乎天生就有大志向、大气魄、大慈爱、大手笔、大胸襟。
大志向,宝剑锋从磨砺出
郑立新出生于麻城北部、举水河之源的福田河镇,这里是闻名全国的菊花之乡。红四军在此诞生,刘邓大军曾留下战斗的足迹。这位从小听着当地红色歌谣长大的乡村汉子,也许自幼就受到身为国家基层行政干部的父母修身正己的言传身教,熏陶和培育了他优秀的品质、务实的情怀和志存高远的秉性。在成长的青葱岁月里,身为家中长子的他,对弟妹宅心仁厚、敢于担当,在他的示范带动下,四个弟妹如今都成为业界精英、栋梁之材。
1980年高中毕业后,他并没有让为官的父母为他在升学或者安排工作上搞特殊化,相反为了减轻家里的经济负担,他作出惊人之举,自己报名参加县劳动局举办的招工考试,被招录为麻城县化肥厂的一名工人。是金子就会发光。他用10年的时间,从车间工人、技术员干起,一步一个脚印地干到车间主任、工程师、副厂长。
1991年,27岁的他,挑起了麻城市化肥厂上千名干部职工托付的重担,成为全市最年轻的正科级干部之一。天降大任于斯人。在担任厂长的5年时间里,他一边坚持刻苦自学,以坚忍不拔的毅力、优异的成绩先后获得化工工艺专科和经济管理本科文凭;一边主持完成了原国家化工部推广的节能减排项目“两改一”工程、“干洁脱硫”技改项目,并荣获省、市科技进步奖,开创了化肥厂产销两旺的辉煌历史。
大别山的风雨铸就了他坚毅的性格,涓涓举水河赋予他睿智与灵性。在黄冈最大的乡镇白果镇任党委副书记、镇长工作期间,他连续两年将全市三级干部大会表彰的全部奖项收获囊中,镇党委还被湖北省委、黄冈市委表彰为“先进基层党组织”。
2002年,时任中馆驿镇党委书记的郑立新,坚持“实干兴镇,产业富民”,带领全镇干部群众抢抓机遇,树立起中馆驿镇跨越发展的里程碑。3年时间内,大别山电厂落户中馆驿,还有途经中馆驿的13.2公里的沪汉蓉快速铁路、13.8公里的沪蓉高速公路、12.8公里的大广高速公路以及京九铁路电气化改造工程。服务国家重点项目建设的重任在肩,他不畏难、不退却,带领党委、政府一班人大胆去面对、勇敢去战斗。几年下来,共拆迁房屋600多户,迁坟15000多座,征地近万亩,创造了优质高效服务重点项目的“中馆驿速度”。为了夯实富民强镇的产业基础,他一手抓招商引资,一手抓园区建设,引进产业项目11个,成功引进华新水泥、为一建材等投资过亿元的循环经济企业,延长了大别山电厂循环经济产业链,拉开了中馆驿低碳产业园建设框架,6年时间全镇税收实现翻三番,全镇经济社会发展水平跨入全市先进行列。
2009年,郑立新同志任龙池桥办事处党委书记。他坚持抓班子、带队伍、聚合力,办事处党委被省委表彰为“先进基层党组织”,他个人被黄冈市委表彰为“优秀党务工作者”,办事处综合经济实力连续两年进入“黄冈二十强”行列,并成功跻身湖北省百强乡镇行列。
2011年11月,已是副县级干部的郑立新,市委决定他担任市民政局局长。他十分珍惜这个为民善政的好平台,切实将“上为政府分忧,下为群众解愁”牢记于心并付诸行动。
大气魄,竞进提质开新局
大气魄来源于他长期积累的丰富理论和实践,来源于他敏锐的洞察力和对事业不懈追求的执著。眼界开拓、工作创新、思维敏捷、谋略深远,是郑立新工作的深度、力度和风度。他的新观念、新思路、新举措,开创了麻城民政工作的新领域。
麻城是革命老区,是国务院核定的重点贫困县(市),需要救助的社会对象多、困难多、问题多。面对如山的工作压力,如何筹谋发展思路、破解发展难题?上任伊始,郑立新就带领有关人员深入调研,白天分别与中层以上民政干部约谈,走访乡镇和市直机关广泛征求社会意见。入夜,如银的月光从窗外漫进来,他静坐案前,沉思良策,几经酝酿,绘就发展新的蓝图。于是,他站在由传统民政向“现代民政”转型的高度,提出并落实了“大民政”理念,把民政部门工作提升为市委、市政府的大局工作,把民政部门的财务预算提升为政府的财政预算,把一些事关民生保障和社会治理创新的工作都列入了市政府向全市人民群众承诺应办的大事实事,使民政工作成为政府关注的重点,部门支持的联动点和群众讨论的热点,民政地位大提升。
内强素质,外树形象。郑立新一鼓作气,从整顿机关工作作风入手,凝聚正能量,提振精气神,盘管理、正风气、带队伍、强职能、出业绩,进行系列大刀阔斧地改革:
——把管理盘顺。局机关在加强财务管理和廉政建设、降低办公成本的同时成立结算中心,系统个人工资全部实现直达,各二级单位只设报账员,全面加强对民政各项资金的监管。规范结婚登记、收养登记、民间组织登记、老年人优待证、城乡低保等行政审批程序,提升服务质量,严禁“搭车收费”, 努力让善政实实在在地惠及人民群体。
——把风气盘正。深入开展“效能建设”,严格执行“工作日午餐禁酒”等禁令,对落实不快、执行不力、服务不优、效能不高的进行治庸问责。倡导厉行节约,狠刹系统内部相互吃请之风,招待费同比下降30%。在全市“万人评窗口”活动中,局二级单位殡仪馆火化车间职工徐申权高票当选全市“十佳服务标兵”, 他及时组织局机关干部现场聆听事迹报告,以身边的典型教育身边的人。
——把队伍盘活。“大民政”效应让市委、市政府对民政干部高看一眼、厚爱三分,当年全局就有12名同志被提拔为副科级干部。同时让不干事的“有触动”、 干成事的“有调动”、岗位之间“有互动”,积极推进中层干部轮岗,及时调整一批局机关中层干部、二级单位负责人,实现“人尽其才,才尽其用”。
——把职能盘强。一方面,他推进民政基础设施的提档升级。烈士陵园一期改扩建项目顺利实施,麻城烈士陵园被列入了全国30条红色旅游精品线路100个经典旅游景区之一,先后成功创建为国家4A级旅游景区、全国首批国防教育示范基地,年游客数量由10万人次提升到50万人次。积极开展多元筹资2000余万元建成集光荣院、敬老院、老年公寓三院合一的大型综合性社会养老服务机构——“荣福苑”,打造了新时期养老事业的样板工程。另一方面,他推进民政机构的提档升级。争取了将原股级单位军供站升格为副县级单位,将烈士陵园升格为正科级单位,将军休所、低保中心升格为副科级单位。
——把业绩盘优。社区是城市建设的基础。他积极争取市人大常务会对社区建设开展了视察活动。市委、市政府及时出台地方规范性文件,对社区建设实施以奖代补,给力社区公共服务设施建设。全市49个社区当年完成新建和改扩建社区公共服务站达标18个,市政府及时兑现以奖代补资金360万元;市民政局另外从福彩公益金中拨付60万元。
通过以上“五盘”, 盘活了新亮点,提升了新能力,开创了新局面,一举改掉了过去“庸、懒、散、软”现象,弘扬了正气,鼓舞了士气,激发了志气,赢得了人气。
大慈爱,保障民生固根基
民政的核心职能是“保障民生、维护民利、落实民权”,郑立新紧紧抓住“为民”这一核心理念,想困难群众之所想,急弱势群体之所急,带领全市民政干部努力营造“政府主导、民政牵头、部门协作、社会参与”的大民政工作格局,织密织牢社会救助“安全网”。仅2013年,市民政局发放各类保障救助资金2.6亿元,直接惠及约占全市总人口15%的18万余民众,最大范围地实现了麻城市特困群体兜底性保障。
民生系民心,民心聚民力。郑立新对系统民政干部说:天赐机缘让我们民政工作者为党和政府去做行善积德的事,行善积德就是我们的日常工作,这就要求我们深怀慈爱之心,恪守为民之职,在工作中尽职尽责,尽力尽为。
低保涉及面广,政策性强。他带领全体民政干部,努力实现11万余城乡低保人数在动态管理下“应保尽保、超标退保、阳光施保”的郑重承诺,确保年发放近1.2亿元的保障资金切实用在刀刃上。今年国务院《社会救助暂行办法》实施前夕,他争取新设立了“居民家庭收入核对中心”正股级机构,启动低保制度与医疗、教育、住房、司法和临时救助制度有效衔接,让困难群众生计有保障、生活有盼头、生存有尊严。
“可怜身上衣正单,心忧炭价愿天寒。”他对麻城父老乡亲的赤子之心,对弱势群体的忧患之情,对优抚对象的关爱之切,都凝聚成血浓于水的百姓情结,成为他生活的风景,灵魂的旗帜,伴随着他一路铿锵前行。
2013年7月5日晚8时至7日上午11时,麻城遭受特大暴雨袭击,全市境内山洪暴发、河水陡涨、民房进水、房屋倒塌、农田冲毁,郑立新第一时间冲锋到抗灾救灾一线。7月6日一大早,他带领民政干部冒着暴雨赶赴受灾最严重的木子店镇亲临险境。该镇明山村出现山体滑坡,郑贤东、张权明、程祖志、李东如、张长思等5户群众的30多间房屋连片夷为平地。危急时分,他及时向上汇报,同时启动应急预案,一身汗水,一身泥水,积极组织救援。7月7日,他又陪同省民政厅领导翻山越岭,徒步查看灾情,组织紧急转移安置,送去慰问金和救助物资。7月8日,闻讯前来的国家减灾中心副主任张晓宁现场感受到麻城抗灾救灾热血沸腾的场景,充分肯定了麻城抗洪救灾工作成效。洪灾刚过,他又跑部进厅,及时向上级请款500余万元,全部用于灾民灾后生产生活和倒房重建。当他亲眼见证明山村灾民喜迁新居欢度春节的热闹场面,流下了激动的泪水。
在郑立新的团结带领下,市民政局全力打造“亲情服务,满意民政”品牌,着力提高为民解困、为民服务能力,民政工作焕发出新的生机与活力。该局先后荣获“全国民政宣传先进单位”、“全省拥军优属先进单位”、“全省村务公开民主管理示范市”、“全省抗灾救灾先进单位”、“全省和谐社区创建先进单位”、 “全省社会组织登记管理先进单位”、“黄冈市最佳文明单位”、“全市行政审批先进单位”、“全市行风政风优秀单位”等称号。
从一名工人到工程师,从国企厂长到乡镇镇长,从街道办事处党委书记到市民政局局长; 从27岁当上“一把手”到46岁晋升为副县级干部, 如今已坐过6个单位的头把交椅。一次次调动,一次次拼搏,郑立新没有辜负组织的信任和人民的重托。他爱干事、能干事、干成事、干大事的秉性,犹如矫健的雄鹰热爱蓝天:在一碧如洗的万里长空中展翅翱翔,以闪电般的迅度越过崇山峻岭,越过长江大河,不断地升华了新的境界和新的亮色。
大手笔,人大代表写民意
人民代表为人民,人民代表爱人民。郑立新同志经常说:“深入群众,与群众打成一片,了解群众的期望,倾听群众的呼声,这是人民代表的本职所在。”作为两届省人大代表,背负着代表的神圣职责,他毫不松懈,恪尽职守。
为了发挥好代表的纽带和桥梁作用,长期以来,他经常深入到边远山区、贫困村庄,反映社情民意,关注国计民生,把群众的呼声作为第一信号,把群众的利益作为第一要务。对于群众意见大的热点难点问题,他积极主动向市委、市政府反映;对于能在基层解决的小问题,敦促基层组织及时处理,不能立即解决的,也要给群众一个满意的答复。每年经他手解决涉及群众利益问题80件以上。
他注重学习,善于思考,在工作之余很重视结合实际对《中国人大》、《中国民政》、《中国社会报》、《乡镇论坛》、等杂志中刊载的理论文章进行深入学习研究,以此找寻差距弥补不足。他撰写的《加强民政能力建设 推进社会治理创新》、《加强村级组织建设的调查与思考》、《新农村建设视角下的民政工作探析》、《麻城市养老服务体系建设初探》等理论文章在人民代表网、《中国民政》、《党员生活》等媒体上发表和转载,一些获奖文章还被录入《湖北省民政政策理论研究论文汇编》。
为了麻城富民强市的梦想,郑立新认真履行代表神圣的职责,针对群众所思、所盼深入调研,围绕群众所想、所望思考问题,根据群众所急、所难撰写提案。他的建议来自基层、来自生活、来自群众,代表了群众的利益诉求。他主持和参与撰写了一批高质量的代表发言和建议议案,多次被《湖北日报》、《楚天都市报》、《湖北民政》等报刊摘要刊发。
他先后参与了《大力扶持湖北大别山电厂发展的议案》、《加快规划建设随(州)麻(城)安(庆)铁路的议案》、《加快规划建设麻城至六安货运铁路延伸至武汉新港阳逻港的议案》、《加快麻城市城区106国道绕城公路建设的议案》等重点议案的调研工作,一批事关麻城长远发展的重大项目被列入省级、国家级规划。他提出的《关于重点支持革命老区贫困县市社区公共服务场所和养老福利场所建设的议案》、《关于加快麻城市城市生态调水工程立项建设的议案》等,引起了上级政府的重视和采纳。特别是他的《关于将麻城理工学校升级为大别山职业技术学院的议案》得到了省教育厅的高度重视,使麻城理工学校成为省职业技术培训示范学校,并且获得了1000余万元的发展扶持资金。
大胸襟,清正廉洁显魅力
郑立新局长上任后,亲自建立和完善了《麻城市民政局深入贯彻落实“黄冈市委九个严禁”实施办法》、《麻城市民政系统行为规范》、《市民政局财务管理制度》等管理制度,在制度面前人人平等。用制度发力,让铁规生威。
他始终坚持抓班子,带队伍,建设人民满意的服务型民政。以他为首的班子成员带头严格自律,大事讲原则,小事讲风格,自觉做到“三不”、“三过硬”,即不利于团结的话不说,不利于民政工作的事不做,不负责的小报告不听;执行政策过硬,勤政廉洁过硬,财经纪律过硬。与班子成员相处,郑立新挑班子担子,不摆班长架子。讨论问题他不搞“一言堂”,尊重同志,商量办事;工作安排分工明确,各司其职。由于班子成员之间精诚团结,互相补台,从而在全局上下形成了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汗往一处流,拧成一股绳,齐拉上坡车的局面。
他自觉接受社会各界监督,向社会发放意见征求信,设立了举报箱,开办局长信访接待日。接待过的民政对象普遍反映:郑局长没有架子,能替我们着想,到了民政局就像回到了自己的家。
持续上访省市、中央部门长达18年之久的市福利公司原经理李隆安,早年错判恢复工作后,去年初提出补发工资、解决住房等要求。郑立新本着从人道主义出发,经艰苦努力,与李达成一致协议,及时妥善地化解了这一多年积案。
对系统廉政建设问题,作为单位的一把手,郑立新常说:“一岗双责”是顶在领导干部头上的“双刃剑”,领导干部应当自觉接受社会各界的监督,这样才能使工作落到实处,并保持廉洁清正。
身正为范,不令而行。工作中,凡涉及党风廉政建设的工作和活动,他都亲自研究部署、亲自到场参加。在他的安排下,市民政局多年以来采取听党课、讲廉政课、看警示片、写心得体会等方式,深入开展廉政文化建设活动,时刻警钟长鸣,拒腐不沾。要求别人做到的,自己首先做到,敢于向自己较真。他平时烟瘾大、酒量大、工作狂,但在公众场所他坚持不吸烟,工作日午餐坚决不饮酒;每天上班他总是来的最早,每天下班他总是走的最迟。在他的率先垂范下,民政干部基本没有迟到早退的。市纪委多次明察暗访,民政干部工作纪律都是优秀的。
几年来,他严格执行中央“八项规定”、“六项禁令”,带头执行领导干部个人重大事项报告制度、收入申报制度。郑立新的爱子3月8日结婚,他主动向市主要领导和纪委监察部门报告,并在全市民政系统大会上公开承诺不收礼金,不大办婚事。会后,一些以前与他有礼尚往来的同志送礼祝贺,都被他一律予以坚决谢绝。同事们的婚丧嫁娶,他却主动凑份子;遇到干部职工生病住院,他亲自前去探望。面对大家的“责备”, 郑立新笑答:“在这个问题上,我和你们不一样。”他以自身的言行,彰显了他人格的魅力,赢得了大家的一致称赞。
郑立新,一名把人民举过头顶的人大代表,一名把人民放在心中的党员干部,一名朝气勃发、孜孜以求的民政领航人,他没有豪言壮语,也没有可歌可泣的英雄事迹,只有一颗对党和人民的赤诚之心。他秉持着对事业的不懈追求,对党和人民的如歌大爱,一步一个脚印,实现着自己的人生理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