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亿劳动力”、“6亿人月收入1000元”,这两个数据在网上引发关注和讨论,足见“保就业”已成为最大的民生话题。中央以“六稳”“六保”作为当前经济的主要目标,将“保就业”作为首要任务,彰显审时度势和客观务实;就业问题关系到每个人的生活,关系到社会民生和国家经济发展,从鼓励摆地摊发展夜间经济,到发展新业态促进“云创业”“云就业”,我国正在全方位多层次地推出“保就业”举措。
以发展的眼光看就业问题
国家将稳就业作为头等大事来抓,媒体高度聚焦就业问题,各方面为“稳就业”开绿灯、谋方向。上一次出现这种局面可能还要追溯到上世纪90年代的国企改制时期,“下岗与再就业”也曾是民生大话题。与当时相比,当前影响就业问题的因素更为复杂。
短期来看,疫情冲击加大“稳就业”压力。全球疫情对供给端和需求端同时造成冲击,国内外市场总体需求下降导致企业停工或开工不足,特别是劳动密集型为主的制造业和服务业,以外贸出口为主的中小微企业承受了巨大的压力,作为吸纳劳动力的主力群体,中小微企业发展的停滞,短期使得社会整体的就业压力凸显。
中期来看,产业升级和技术替代客观导致用工需求下降。产业升级是不可逆的历史趋势,信息产业、制造业信息化的发展,新兴服务业对老旧服务业的替代,必然会减少用工需求,另一方面,原有的劳动力层次与产业发展速度存在“断层”,这种趋势也必然会造成中期的就业问题形势严峻。
从长期来看,机器人替代趋势倒逼就业压力。我国正在进入第四次工业革命,工业生产机械化、智能化水平不断提升,特别是人工智能、机器人将大范围使用,其对人工替代的本质,在一定程度上将压缩制造业和服务业的用工人数。所以,也需要从长期来考虑“稳就业”的问题。
“保就业”可以打破条条框框
“保就业”到底有多重要?今年两会的政府工作报告39次提到了就业,总理记者会上也大篇幅阐述就业问题,就业不仅是当前最大的民生,也是最重要的经济社会发展任务,就业率不仅是衡量经济发展和政府工作的硬指标,更是推动经济可持续发展的基础动力,特别是作为拥有近14人口、9亿劳动力的大国,为了“保就业”可以打破条条框框。
在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中,特别提出通过稳就业、促增收、保民生,提高居民消费意愿和能力,支持餐饮、商场、文化、旅游、家政等生活服务业恢复发展。各地要清理取消对就业的不合理限制,促就业举措要应出尽出,拓岗位办法要能用尽用。
针对保就业,中央出台了众多举措,例如通过新增财政赤字和发行抗疫特别国债共两万亿元,同时减免社保费,并动用失业保险结存,推动国有商业银行让利、自然垄断性企业降价以降低企业的经营成本,将这些资金用于保就业、保民生和保市场主体,支撑居民的收入。
中央文明办明确,在今年全国文明城市测评指标中,不将占道经营、马路市场、流动商贩列为文明城市测评考核内容。四川、浙江、陕西等地的部分城市出台政策,临时允许占道经营,以振兴“夜间经济”。李克强总理近日在山东考察时指出:“地摊经济、小店经济是就业岗位的重要来源,是人间的烟火,和‘高大上’一样,是中国的生机。”
“地摊经济”“夜间经济”是疫情之后促消费保就业的一抹亮色,在一定意义上也可以看作是中国经济逐渐复苏的一个标志性“拐点”。中央提出的“六保”,每一项任务都与老百姓生活息息相关,为了保就业可以打破条条框框,充分彰显了“以人为本”的执政理念。
四方向探讨“保就业”难题
就业问题不仅是多重因素叠加带来了短期问题,更是经济发展、技术更迭带来的中长期问题,需要着眼长远,多层次来考虑如何“保就业”。
一、拓思路,“云就业”皆有可能。为应对疫情,快速发展中的互联网新经济新业态更加蓬勃发展;互联网大时代创造了无数的创业传奇,5G物联网时代,更是“云创业”“云就业”的黄金时代;相关部门更要积极主动推出更多的政策来扶持中小微企业拓展新经济新业态新模式,加快培育和推广信息通信机会,赋能自主创业,让大众创业、万众创新在5G时代百花齐放。
二、谋转型,深挖服务业用工需求。中国市场广阔、潜在需求充足,关键在于挖掘日益增长的对服务升级的需求。例如,做大第三产业挖掘服务业潜能。积极加强现代服务业升级,挖掘养老服务、母婴服务、家政服务、旅游休闲服务、快递等等市场需求,引导服务劳动力与潜在需求的对接,积极扶持相关服务型企业的发展。加大在岗培训与换岗培训,实现劳动力转型升级主动对接新需求。李克强总理在两会记者会上介绍:“要采取资助企业以训稳岗的政策,今明两年将有3500万人次通过失业保险结存资金来进行岗位培训,给他们缓冲的机会。即便失业了,也要努力让他们短时期内有再就业的机会。”
三、走出去,向海外市场寻就业机会。疫情终有结束的一天,经济全球化趋势不会因为短期的调整而终结,国际间的开放合作仍将持续下去,并孕育众多机会,特别是“一带一路”沿线,将是一个值得关注的拓展就业的大市场。
四、回乡去,农村天地仍大有可为。经过精准扶贫和农村振兴后,农村将迸发出新的机遇,不仅可以承接低端劳动人回流,也可吸引高端人口进驻,通过信息化武装起来的新农村新农业,将使人才“想回来”并且“留得住”。
|